[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流+电压的低压配网拓扑生成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64648.1 | 申请日: | 2021-09-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04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 发明(设计)人: | 施展;王秀竹;钟震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广东电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13/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刘小莉 |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流 电压 低压 拓扑 生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流+电压的低压配网拓扑生成方法,基于台区现场检测与采集系统构建变压器‑分线箱‑表箱‑电表模型;利用模型对分线箱监测终端、表箱监测终端及电表采集的配电变压器出线、分线箱进出线、表箱进出线及用户进线的电流、电压、停带电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得到监测数据上传至用电信息系统,通过与供电服务指挥系统进行信息交互,获取配电变压器台区及所属10kV配电线路历史故障停电信息、计划停电信息、恢复上电信息;将待识别拓扑的配电变压器台区划分为停过电台区和未停过电台区;筛选待辨识的配电台区电流和电压序列数据,剔除不同配电台区电流和电压序列相似度较高或离散度较小的数据,输出最终数据,生成拓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台区拓扑生成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电流+电压的低压配网拓扑生成方法。
背景技术
低压配电网(配电变压器台区,简称配电台区)是配电系统的末端环节,直接服务于用户,它的可靠运行是整个电网运行可靠性链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低压配电网方面目前仅停留在通过切割低压负荷、新增配电台区、调整三相负荷、更换低压线路线径等方式解决“低电压”、超重载和三相不平衡治理等问题。由于缺少相应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手段,使得低压配电网拓扑结构缺失或不准确、故障查找及定位依赖于95598用户投诉或报修,导致运维人员无法有效掌握低压配电网运行状况,不能及时开展供电检修及抢修,极大影响了用户供电可靠性,制约了优质服务水平的提升。
目前低压配电网拓扑关系的生成技术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系统自动识别(在线方式),例如台区停电识别、基于户变工频过零序列相关性分析、基于户变历史停电事件记录相关性判别、基于多信息相关性分析和电压皮尔逊相关系数法等。在线方式识别的效率高,但是成功率会受到应用场景的限制。二是人工现场识别(人工方式),人工方式主要采用台区识别仪的方法。
对于电流或电压曲线相似性计算,已有的技术大多采用KNN(邻近算法,K-NearestNeighbor)法、Pearson相关系数法、灰色关联分析法等,大部分也是只采用电压数据分析。KNN算法在每一次分类或回归时都需要将数据序列重新计算,其计算量大、效率低,并且其对选择的序列样本依赖度较大,尤其是对于配电台区高峰时刻与低谷时刻的电压序列进行计算可能得到的结果完全相反;Pearson相关系数法在序列n较小时相关系数波动较大,但当序列n较大时相关系数计算值往往偏小,不易于设置相关阈值来判断两点曲线的相关性;灰色关联分析法易受分辨系数、极值差的影响。低压配电网拓扑结构作为基础性资料,对于运维人员及时了解台区运行状况,实现快速精准故障定位和台区线损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现有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电流+电压的低压配网拓扑生成方法,能够解决当前低压配网侧存在拓扑关系无法实时准确生成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基于台区现场检测与采集系统构建变压器-分线箱-表箱-电表模型;利用所述变压器-分线箱-表箱-电表模型对分线箱监测终端、表箱监测终端及电表采集的配电变压器出线、分线箱进出线、表箱进出线及用户进线的电流、电压、停带电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得到监测数据;将所述监测数据上传至用电信息系统;所述用电信息系统通过与供电服务指挥系统进行信息交互,获取配电变压器台区及所属10kV配电线路历史故障停电信息、计划停电信息、恢复上电信息;将待识别拓扑的配电变压器台区划分为停过电台区和未停过电台区;筛选待辨识的配电台区电流和电压序列数据,剔除不同配电台区电流和电压序列相似度较高或离散度较小的数据,输出最终数据,生成拓扑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广东电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广东电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646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