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程免疫细胞及其用途和生产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064400.5 申请日: 2016-02-05
公开(公告)号: CN113713091A 公开(公告)日: 2021-11-30
发明(设计)人: 达里奥·康潘;贵广·神谷明 申请(专利权)人: 新加坡国立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9/00 分类号: A61K39/00;A61P35/00;A61P35/02;A61P37/02;C12N5/10;C12N15/62;C12N15/13
代理公司: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代理人: 钟海胜;宋琴芝
地址: 新加坡***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工程 免疫 细胞 及其 用途 生产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工程免疫细胞及其用途和生产方法。所述工程免疫细胞包含第一核酸和第二核酸,所述第一核酸包含编码嵌合抗原受体(CAR)的核苷酸序列,所述第二核酸包含编码与定位结构域连接的抗体的核苷酸序列,其中,所述抗体结合于:CD3/T细胞受体(TCR)复合物中的因子或下调免疫应答的受体,其中,所述与定位结构域连接的抗体下调所述因子或所述受体的细胞表面表达。所述工程免疫细胞具有增强的治疗功效。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6年2月5日,申请号为201680018962.7,发明名称为“用于增强治疗性免疫细胞的功效的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背景技术

免疫细胞可为强大和特异性的“活药物”。免疫细胞具有靶向肿瘤细胞同时保留正常组织的潜力;几项临床观察指示它们可具有主要的抗癌活性。因此,在接受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的患者中,T细胞介导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Weiden,PL等人,N.Engl.J.Med.1979;300(19):1068-1073;Appelbaum,FR Nature,2001;411(6835):385-389;Porter,DL等人,N.Engl.J.Med.1994;330(2):100-106;Kolb,HJ等人Blood.1995;86(5):2041-2050;Slavin,S.等人,Blood.1996;87(6):2195-2204)、以及供体天然杀伤(NK)细胞同种异体反应性(Ruggeri L等人Science.2002;295(5562):2097-2100;Giebel S等人Blood.2003;102(3):814-819;Cooley S等人Blood.2010;116(14):2411-2419)与白血病复发呈负相关。除HSCT背景之外,施用从抑制信号释放T细胞的抗体(Sharma P等人,Nat RevCancer.2011;11(11):805-812.;Pardoll DM.,Nat Rev Cancer.2012;12(4):252-264)、或将其与肿瘤细胞桥接(Topp MS等人J.Clin.Oncol.2011;29(18):2493-2498)在患有实体瘤或白血病的患者中产生主要临床应答。最后,遗传修饰的自体T淋巴细胞的输注在患有难治性白血病和淋巴瘤的患者中诱导完全和持久的缓解(Maude SL等人N Engl J Med.2014;371(16):1507-1517)。

然而,存在通过拓宽其适用性和增强其功效用于改善免疫细胞疗法的显著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对于例如癌症治疗具有增强的治疗功效的工程免疫细胞。在某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了工程免疫细胞,所述工程免疫细胞包括包含编码免疫活化受体的核苷酸序列的核酸、以及包含编码与定位结构域连接的靶结合分子的核苷酸序列的核酸。

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了工程免疫细胞用于治疗癌症的用途,所述工程免疫细胞包含编码免疫活化受体的基因、以及编码与定位结构域连接的靶结合分子的基因,所述用途包括向有此需要的受试者施用治疗量的工程免疫细胞。

在各个实施例中,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于产生工程免疫细胞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免疫细胞内引入包含编码免疫活化受体的核苷酸序列的核酸、以及包含编码与定位结构域连接的靶结合分子的核苷酸序列的核酸,由此产生工程免疫细胞。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宿主中降低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由宿主的排斥降低或消除、宿主中的延长存活、宿主中通过肿瘤的抑制降低、宿主中降低的自身杀伤、宿主中降低的炎症级联、或宿主中持续的天然/人工受体介导的(例如CAR介导的)信号转导中的一种或多种,工程免疫细胞具有增强的治疗功效。

附图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下述更具体的描述,前文将是显而易见的,如附图中示出的,在所述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在不同视图各处的相同部分。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将重点放在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加坡国立大学,未经新加坡国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644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