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类溶聚A-DPE衍生物SIBR星形集成橡胶增韧HIPS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063647.5 | 申请日: | 2021-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71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 发明(设计)人: | 冷雪菲;李杨;韩丽;王艳色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F287/00 | 分类号: | C08F287/00;C08F212/08;C08F297/04;C08F2/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王闯 |
| 地址: | 116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类 dpe 衍生物 sibr 星形 集成 橡胶 hips 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功能化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HIPS树脂抗冲击强度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类溶聚A‑DPE衍生物/苯乙烯/异戊二烯/丁二烯星形集成橡胶增韧HIPS树脂及其制备方法,A‑DPE衍生物为含硅基基团、胺基基团、硅基基团/胺基基团的1,1‑二苯基乙烯衍生物单体;以HIPS树脂质量为100%计,集成橡胶含量为3%‑35%,其余为苯乙烯含量;所述的HIPS树脂数均分子量范围为10×104‑80×104g/mol。本发明通过阴离子聚合方法在橡胶相中定性、定量、定位地引入功能位点,有助于橡胶相的均匀分散,将星形拓扑结构引入集成橡胶可大幅提高集成橡胶的综合性能,进而使HIPS橡胶具有优异的抗冲击性能,同时大幅提高材料与极性添加剂的结合性和相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能化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溶聚A-DPE衍生物/苯乙烯/异戊二烯/丁二烯星形集成橡胶增韧HIPS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高抗冲击聚苯乙烯树脂HIPS是苯乙烯聚合物和丁二烯/苯乙烯接枝共聚物的混合物,苯乙烯聚合物PS为树脂相,丁二烯/苯乙烯接枝共聚物为橡胶相。高抗冲击聚苯乙烯树脂HIPS作为一种聚苯乙烯树脂PS的增韧改性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仪表、汽车、建材等领域。目前高抗冲击聚苯乙烯树脂生产技术主要有:本体-悬浮法、本体法、溶液法、悬浮法,其中连续本体法因其产品纯度高、性能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HIPS树脂通常是以经典的聚丁二烯橡胶或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橡胶为增韧剂,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增韧剂溶解在苯乙烯中,采用热引发或引发剂引发的方法制备。加入橡胶增韧剂后,改善了SAN树脂的抗冲击性能,但是采用上述通用的橡胶作为增韧剂难以得到超高抗冲击强度的HIPS树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HIPS 烯树脂的使用。
如何进一步改善橡胶相在树脂中分散性,同时还可以提高无机物在树脂基体中的分散性,进而达到提高HIPS性能的目的,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类溶聚A-DPE衍生物/苯乙烯/异戊二烯/丁二烯星形集成橡胶增韧HIPS树脂及其制备方法,通过阴离子聚合方法在橡胶相中定性、定量、定位地引入功能位点,制备溶聚A-DPE衍生物/苯乙烯/异戊二烯/丁二烯星形集成橡胶,再以其为增韧剂采用本体法制备HIPS树脂,可实现橡胶相的均匀分散使材料具有优异的抗冲击性能,同时大幅提高材料与极性添加剂的结合性和相容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类溶聚A-DPE衍生物/苯乙烯/异戊二烯/丁二烯星形集成橡胶增韧HIPS树脂,所述HIPS树脂以A-DPE衍生物/苯乙烯/异戊二烯/丁二烯星形集成橡胶、苯乙烯的接枝共聚物,其中,A-DPE衍生物为含硅基基团、胺基基团、硅基基团/胺基基团的1,1-二苯基乙烯衍生物单体,A为功能基团取代基,直接连接在二苯基乙烯衍生物双键的对位、邻位或间位,功能基团A选自结构为-SiHnR3-n,-Si(OR)nR’3-n或-NRR’的官能团中的一种或两种,R、R’选自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叔丁基、苯基,n选自1、2、3。
以所述星形集成橡胶质量为100%计,所述星形集成橡胶中丁二烯含量为5-80%,异戊二烯含量为5-80%,A-DPE衍生物含量为0.8%-20%,其余为苯乙烯含量;所述星形集成橡胶数均分子量范围为5×104-70×104 g/mol;
以所述HIPS树脂质量为100%计,星形集成橡胶含量为3%-35%,其余为苯乙烯含量;所述的HIPS树脂数均分子量范围为10×104-80×104g/mol。
优选地,所述HIPS树脂数均分子量范围为15×104-60×104g/mol;所述集成橡胶数均分子量范围为7×104-40×104 g/mo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636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