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生物智能识别判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63352.8 | 申请日: | 2021-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4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赵鹏;尹付伟;张合书;李龙海;王超;刘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图实验仪器(郑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4 | 分类号: | G01N21/84;G01N21/01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刘一晓 |
地址: | 450016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生物 智能 识别 判读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智能识别判读装置,包括:箱体,具有一容纳腔;判读组件,设置在容纳腔内,包括升降机构和相机;工作台,设置在判读组件下方,其上开设有与相机相对的培养皿放置位,培养皿放置位内开设有透光孔;背景板,滑动设置在工作台底部,用于遮挡透光孔;上部光源,设置在工作台上方并位于相机周围;下部光源,设置在工作台下方并与透光孔相对应。本发明结构小巧、便于携带,提供两种背景板,并能够根据判读对象进行自由选择,增加了识别样本的种类;设置上部光源和下部光源,使样本光照均匀、充足,同时,可以方便地调节相机与样本的间距,简化了对焦过程,且拍照更清晰,大幅提高了判读速度、降低了判读误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微生物智能识别判读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微生物学检验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人工检测方式逐步向智能化检测转变,从而满足检测项目自动化、丰富化,以及判读结果快速、准确等要求。现有自动识别判读装置存在样本照射光线不足、相机对焦繁琐、微生物识别种类受限、以及判读结果误差较大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准确判读的微生物智能识别判读装置,具体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微生物智能识别判读装置,包括
箱体,具有一容纳腔;
判读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包括升降机构和设置在其上的相机;
工作台,设置在所述判读组件下方,其上开设有与所述相机相对的培养皿放置位,所述培养皿放置位内开设有透光孔;
背景板,滑动设置在所述工作台底部,用于遮挡所述透光孔;
上部光源,设置在工作台上方并位于相机周围;
下部光源,设置在工作台下方并与透光孔相对应。
所述箱体上设置有位于容纳腔前侧的滑动门。
所述箱体顶部设置有提手,箱体底部设置有支脚。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一对设置在工作台上的竖直导向柱,所述竖直导向柱上滑动设置有水平导向块,所述水平导向块和竖直导向柱之间设置有锁紧螺钉,所述设置在相机水平导向块中部。
所述培养皿放置位为开设在所述工作台上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径与培养皿的外径相适配,且凹槽周围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耳状的取放孔位。
所述透光孔与培养皿放置位同心设置,且透光孔的孔径小于培养皿放置位的内径。
所述背景板通过平移导轨与工作台相连,且背景板包括设置在工作台左侧的第一背景板和设置在工作台右侧的第二背景板。
所述上部光源包括与箱体内壁相连的方形支架,所述方形支架上设置有四个Y向旋转条形灯。
所述下部光源包括设置在箱体底板上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方形灯。
本发明提供的微生物智能识别判读装置,结构小巧、便于携带,提供黑白两种背景板(即第一背景板和第二背景板),并能够根据判读对象进行自由选择,增加了识别样本的种类;设置上部光源和下部光源,使样本光照均匀、充足,同时,可以方便地调节相机与样本的间距,简化了对焦过程,且拍照更清晰,大幅提高了判读速度、降低了判读误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判读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工作台和背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上部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图实验仪器(郑州)有限公司,未经安图实验仪器(郑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633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