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多品种小批量注塑模具的模块化标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61963.9 | 申请日: | 2021-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787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米永东;段玉华;张旭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智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0 | 分类号: | B29C45/10;B29C45/26;B29C33/30;B29C3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钟继莲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品种 批量 注塑 模具 模块化 标准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针对多品种小批量注塑模具的模块化标准工艺,主要包括模具尺寸按照产品规格大小进行分类的工艺;对大量注塑工艺生产的多品种小批量医疗类产品进行分析,总结出常见零部件的尺寸范围,对相应的产品模具进行标准化,在生产时根据零部件的规格对其进行组合,再对应选择合适尺寸的模具,有利于减少对注塑机设备规格的需求,减少设备换模的次数,省去生产时设备转换的时间;减少生产时的碳排放;提高生产效率,节省生产成本和设备资产的管理成本,同时还可加快开发周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多品种小批量注塑模具的模块化标准工艺。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而要保证产品能有效的注塑成型,需要良好的导向机构进行导向合模。
在多品种小批量注塑产品生产应用中,以医疗类注塑产品为例,不同规格的部分医疗类产品都需要采用注塑工艺生产,由于有的产品需求的量少,但生产批次频繁,并且塑料零部件的开制依然延续传统模具的开制方式,每套模具只生产一个或者两个不同零部件,并且每种模具的规格也差异巨大,对生产端也会形成较大的影响,造成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较高,生产周期也较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多品种小批量注塑模具的模块化标准工艺,能够减少对注塑机设备规格的需求和减少设备生产时的碳排放量,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加快开发周期。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针对多品种小批量注塑模具的模块化标准工艺,包括如下工艺;
S1.模具尺寸分类;通过对多品种小批量注塑部件的分析,总结出常见的零部件尺寸范围,并对相应的模具尺寸进行重新定义形成新的模具标准尺寸,包括HZ·Ⅰ、HZ·Ⅱ、HZ·Ⅲ和HZ·Ⅳ四类模具标准尺寸;
S2.模具类型分类;对标准化后的四类模具标准尺寸,按照零部件成型对流道浇口的要求,将四类标准尺寸的模具分为两板模具和三板模具;HZ·Ⅰ类的两板模具和三板模具分别为HZ·Ⅰ01和HZ·Ⅰ02,HZ·Ⅱ类的两板模具和三板模具分别为HZ·Ⅱ01和HZ·Ⅱ02,HZ·Ⅲ类的两板模具和三板模具分别为HZ·Ⅲ01和HZ·Ⅲ02,HZ·Ⅳ类的两板模具和三板模具分别为HZ·Ⅳ01和HZ·Ⅳ02;
S3.模具选用组合;根据各类模具注塑型腔可用的有效投影面积对零部件尺寸进行选择或者选择组合使模具注塑尺寸达到相应的零部件尺寸。
本技术方案中将注塑工艺生产的医疗产品的尺寸进行分类,并对相应的产品模具进行标准化,形成四种规格的模具标准尺寸;通过对四种规格的模具分为两板模具和三板模具,在生产时方便根据规格进行组合,从而减少对注塑机设备规格的需求,减少设备换模的次数,加快开发周期及节省制造成本,提高设备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HZ·Ⅰ01和HZ·Ⅰ02的模具内部可用注塑型腔的有效投影区域为500mm×650mm。
进一步地,HZ·Ⅱ01和HZ·Ⅱ02的模具内部可用注塑型腔的有效投影区域为300mm×500mm。
进一步地,HZ·Ⅲ01和HZ·Ⅲ02的模具内部可用注塑型腔的有效投影区域为150mm×350mm。
进一步地,HZ·Ⅳ01和HZ·Ⅳ02的模具内部可用注塑型腔的有效投影区域为150mm×15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智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海智工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619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