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周曲面偏光板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61783.0 | 申请日: | 2021-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175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罗明祥;吴建宏;李信兴;黄茂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基材料有限公司;明基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30 | 分类号: | G02B5/30;G02B1/14;G09F9/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曲面 偏光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全周曲面偏光板,适用于全周曲面显示装置,其包含偏光层、第一保护层与第二保护层。第一保护层设置于偏光层邻近全周曲面显示装置的一侧,且具有第一热膨胀系数。第二保护层设置于偏光层相对全周曲面显示装置的另一侧,具有第二热膨胀系数,且第二热膨胀系数大于第一热膨胀系数。本发明中,不论第一保护层的厚度为小于或等于第二保护层,皆可得到光学表现佳且外观优良的全周曲面偏光板。本发明的全周曲面偏光板可使应用于全周曲面显示器后仍具备良好显示效果,且具备良好的外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显示装置的偏光板,特别是一种用于四周边缘及四角区域皆围绕连续曲面显示区域的全周曲面显示装置的全周曲面偏光板。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于显示装置,特别是手持显示装置的外观设计及提升屏占比率的进一步要求,减少显示装置边框的宽度,甚至使手持显示装置的边缘区域弯曲形成弧形状显示区域,以进一步兼具增加屏占比率及手持舒适度的功效,成为了解决方案之一。由于显示器,不论是液晶显示器或是电致发光二极管显示器,虽然皆可藉由加工方法或材料本身可挠性形成具有曲面的显示器,但请参考图1,其为习知的部分侧边具有曲面显示区域的手持装置示意图。手持装置1的显示区域2具有平面显示区域2a以及仅在其一侧或相对的两侧边具有固定曲率的曲面显示区域2b。因显示面板一般难以同时在平面显示区域2a的相邻长边与短边或四周围,即同时包含边缘和转角区域,皆具有连续的弧形曲面显示效果,使得设计受到限制。
虽然现行显示器在制程上,可采用相对液晶显示面板可挠性更佳的自发光式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并经过特殊像素设计及加工方法使得其亦可在弧形曲面边缘及四角具备无扭曲的显示效果。且对于手持装置中不须具备显示效果的弧形曲面边框及背部壳体等,亦可简单藉由铸模或热压成型等方法以搭配形成。然而,因现行显示器面板皆仍须至少设置一偏光板等光学膜于显示器表面以增进光学表现,或降低外界环境光的反射。偏光板为具有光学吸收轴的偏光层与相位差膜等的多层复合光学膜,普遍以沿膜面水平单轴延伸、涂布或层叠等方式卷对卷生产,而具有单一吸收轴方向或相位差光轴方向,故对于偏光板厚度方向施加应力、热压等方式成型后,因各膜层间、四边缘弯曲处及四转角所受应力与原本轴向不一,容易使吸收轴或相位差值偏差,导致曲面显示区域产生漏光、色偏、不均纹路等,无法具有一定的光学效果要求。且若如同一般显示装置的边框、壳体等非光学膜材般,藉由充分加热至膜材软化点(通常大于200℃)降低膜材模数后再热压,则偏光层的偏光度往往会被高温破坏失效。因此,在热压温度不可过高的情况下(通常介于85℃至125℃,且持续时间小于15秒),现行偏光板结构直接进行曲面热压成型的加工性亦较差,使成型后外观不良率较高。因此,由于上述现行偏光板侧边与四角形成连续曲面区域的光学与外观不良问题,显示装置若欲进行四周围具有连续曲面显示区域的设计也因而受限。
故本发明的发明人提出一种全周曲面偏光板结构,其可在中央平面显示区域周围的四个边缘和四转角区域皆形成连续的弧形曲面显示区域,使应用于全周曲面显示器后仍具备良好显示效果,且具备良好的外观。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习知技艺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新颖性、进步性及产业利用性等专利要件的全周曲面偏光板,以期克服现有产品的难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全周曲面显示装置的全周曲面偏光板,其包含:偏光层、第一保护层以及第二保护层;第一保护层设置于该偏光层相邻显示装置的一侧,且第一保护层具有第一热膨胀系数;第二保护层设置于该偏光层相对该全周曲面显示装置的另一侧,该第二保护层具有第二热膨胀系数,且该第二热膨胀系数大于该第一保护层的该第一热膨胀系数。
在一实施例的全周曲面偏光板中,该全周曲面偏光板具有平面显示区以及环绕于该平面显示区全周围的曲面显示区。
在另一实施例的全周曲面偏光板中,该第一保护层的第一热膨胀系数介于10x10-6/℃至20x10-6/℃,该第二保护层的第二热膨胀系数介于25x10-6/℃至40x10-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基材料有限公司;明基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明基材料有限公司;明基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617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