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机充电端口外观检测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61723.9 | 申请日: | 2021-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0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姜巍;陈翠红;潘正颐;侯大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微亿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00 | 分类号: | B07C5/00;B07C5/02;B07C5/36;B07C5/38 |
代理公司: | 常州易瑞智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38 | 代理人: | 周浩杰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 充电 端口 外观 检测 设备 | ||
本发明专利属于外观检测领域,涉及一种手机充电端口外观检测设备,具有工作平台;工作平台上设有上料工位、检测工位和下料工位,工作平台上还设有上料工位上的充电端口依次转移至检测工位和下料工位的转盘,转盘由电机驱动转动设置在工作平台上,上料工位上设有进料机构,检测工位上设有纠偏机构、以及检测机构,下料工位上设有下料机构,进料机构将各个充电端口有序的传输至转盘,转盘匀速转动的过程中,纠偏机构对各个经过纠偏机构的充电端口进行校正和定位,检测机构对转盘上校正定位后的各个充电端口进行检测,转盘将检测完成后的充电端口转至下料机构进行分类下料。本发明专利能够实现对充电端口高效精准的检测和分类,便捷实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属于外观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机充电端口外观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在手机充电端口MIM件的生产过程中,产品注塑成型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缺陷,需要大量工人进行检验,人工通过肉眼观察、或通过放大镜检测产品表面的缺陷,比如划伤、缺料、凸起物、脏污等。一件产品的检验需要很长的时间(2~3分钟),为了提升检测效率,工厂需要大量的检验人员,检验的正确率还需要员工专门进行复检才能保证,但是对于一些细小的零件,在检测的过程中检测人员会因为零件的过于细小而造成错检或者漏检,影响检测质量,十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专利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机充电端口外观检测设备,可以快速精准的对充电端口进行检测,高效实用。
实现本发明专利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专利具有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上设有上料工位、检测工位和下料工位,所述工作平台上还设有上料工位上的充电端口依次转移至检测工位和下料工位的转盘,转盘由电机驱动转动设置在工作平台上,所述上料工位上设有用于充电端口上料的进料机构,检测工位上设有对转盘上的各个充电端口进行矫正定位的纠偏机构、以及用于检测充电端口的检测机构,所述下料工位上设有可对转盘上的各个充电端口进行分类和下料的下料机构,进料机构将各个充电端口有序的传输至转盘,转盘匀速转动的过程中,纠偏机构对各个经过纠偏机构的充电端口进行校正和定位,检测机构对转盘上校正定位后的各个充电端口进行检测,转盘将检测完成后的充电端口转至下料机构进行分类下料。
上述进料机构包括用于上料的振动盘,所述振动盘和转盘之间设有连接杆,连接杆上设有可将振动盘上的充电端口转移至转盘的上料通道,上料通道的一端与振动盘的出料口连通,上料通道的另一端位于转盘的边缘处,上料通道上与振动盘的出料口连接的一端的直径大于上料通道上与转盘连接的一端的直径,工作平台上设有用于支撑连接杆的支撑支架,支撑支架上设有直线振动器,连接杆固定在直线振动器上,并通过直线振动器的震动将振动盘内的充电端口导入转盘。
上述进料机构还包括备料组件,备料组件包括固定在工作平台上的备料支架、固定在备料支架上的盛料盒、固定在盛料盒下方的直线振动器、以及固定在备料支架上的漏斗,漏斗位于盛料盒的上方,盛料盒的开口位于振动盘的上方,漏斗将各个充电端口汇聚入盛料盒内,并通过直线振动器将盛料盒内的各个充电端口导入振动盘内。
上述纠偏机构包括固定在工作平台上的第一调节杆、升降设置在第一调节杆上的第一调节块、固定在第一调节块上的安装板、以及固定在安装板上的纠偏块,所述纠偏块的截面呈圆弧状,且纠偏块与转盘同轴设置,所述纠偏块上设有用于对转盘上的充电端口进行矫正和纠偏的纠偏面,所述纠偏面为弧形面,且与转盘同轴设置,第一调节块升降滑动设置在第一调节杆上并通过锁紧件固定,纠偏块通过转盘的匀速转动、以及纠偏面对各个充电端口的导向,对转盘上的各个充电端口进行矫正和定位。
上述检测机构包括对各个充电端口的端面进行拍摄的正面拍摄机构、以及对各个充电端口的侧面进行拍摄的侧面拍摄机构,纠偏机构、正面拍摄机构和侧面拍摄机构沿转盘的轮廓依次分布在转盘的边缘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微亿智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微亿智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617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