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夹层为阻溶层的单管造腔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61633.X | 申请日: | 2021-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88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李航;马洪岭;马华兴;莫磊;施锡林;杨春和;赵凯;梁孝鹏;蔡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山东鲁银盐穴储能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E21B43/20;E21B43/16;E21B4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张晓冬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夹层 阻溶层 单管造腔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夹层为阻溶层的单管造腔方法。将中心管下至目标地层深度,进行底部造腔阶段,采用正循环小排量建槽,反循环大排量造腔,以腔体底部上方的夹层作为阻止其往上溶蚀的阻溶垫层,持续扩大底部腔体直径,同时使夹层长期浸泡在水中。在水的溶蚀作用下,最终夹层剥落,大面积垮塌,底部造腔完成。提中心管,进行测腔。截割套管,进入下一夹层的造腔,此阶段为循环阶段,直至中部造腔完成。进入顶部造腔阶段,采用小排量正循环造腔,使腔体顶部结构形成近似拱形的稳定结构。当腔体达到设计形状时,停止造腔,开展注气排卤,天然气充满整个腔体,腔体实现储气运行。本发明提供的造腔方法既提高了盐矿开采效率,又能控制腔体形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与天然气地下储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以夹层为阻溶层的单管造腔方法。
背景技术
盐岩由于其具有低渗透性,良好的密封性以及损伤自愈性等优良特性,被国内外广泛应用于盐穴地下油气储库。
目前,在盐矿开采技术中,现有的单井单腔开采方法主要是单管开采,也就是在生产套管固井之后,只下入中心管,进行采盐。这种单井单管的盐矿开采方式由于少了一个中间管,无法施加油垫,因此这种开采方法无法通过控制上溶来控制腔体形态,采盐获得的腔体形态往往都无法直接用来储气。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以夹层为阻溶层的单管造腔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控制腔体形态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获得的腔体形态能够直接用来储气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夹层为阻溶层的单管造腔方法,包括:
钻井至盐穴腔底预设位置,对设计腔体进行固井;
从套管内下入中心管,待所述中心管下至盐穴底部位置,使用正循环建槽,通过所述中心管注入淡水,从所述套管和所述中间管的环空排出卤水;
使用反循环造腔,以腔体底部上方的夹层作为阻止盐层往上溶蚀的阻溶垫层,持续扩大底部腔体直径,进行底部造腔;
提中心管,进行测腔;同时截割套管,进入下一夹层的造腔,此阶段为循环阶段,直至中部造腔完成;
进行正循环顶部造腔,使腔体顶部结构形成近似拱形的稳定结构;
当腔体达到设计形状时,停止造腔,开展注气排卤,天然气充满整个腔体,腔体实现储气运行。
进一步地,在所述从套管内下入中心管的过程中,所述中心管位置与腔体底部保持预设距离。
进一步地,在所述从所述套管和所述中间管的环空排出卤水的过程中,记录排出卤水的浓度,反算腔体体积;当腔体体积达到目标值时,停止正循环建槽。
进一步地,所述持续扩大底部腔体直径,包括:
从所述套管和所述中心管环空注入淡水,所述中心管排出卤水,同时增大注水流量,持续扩大底部腔体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进行测腔,包括:
使用声呐测腔。
进一步地,还包括:
两夹层之间底部造腔完成之后,改为反循环继续造腔,同时增大注水流量,持续扩大两夹层之间腔体直径,两夹层中间造腔完成。
进一步地,在中部造腔阶段中,管柱每隔一个夹层截割套管一次。
进一步地,还包括:
夹层的绝对厚度与暴露跨度的比值≤1/8;其中,绝对厚度通过前期勘探获得,暴露跨度通过声呐测腔获得。
本发明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山东鲁银盐穴储能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未经重庆大学;山东鲁银盐穴储能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616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多链分片的区块链聚合架构
- 下一篇:一种基于5G的高精度时钟同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