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061208.0 | 申请日: | 2021-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589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 发明(设计)人: | 陈中明;张春鹏;刘汉辰;鲜于文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10K59/122 | 分类号: | H10K59/122;H10K59/123;H01L23/522 |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杨瑞 |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显示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与显示区相邻的绑定区;显示面板包括基底,及层叠设置于基底上的第一电极、共通层以及第二电极;其中,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基底和共通层之间的第一金属层,第一金属层设有位于显示区的底切开口;其中,第二电极在底切开口内与第一金属层连接。本申请通过在第一金属层设有位于显示区的底切开口,第二电极在底切开口内与第一金属层连接,从而将现有技术中所述第二电极通过环绕所述显示区的金属走线引入的电信号,经由位于所述显示区内的所述第一金属层引入,以实现所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化。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有机致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包括阳极(Anode)层、阴极(Cathode)层以及位于阳极和阴极之间的有机功能层,在实际制作过程中,采用单独排版的方式制作阳极层,采用高精度金属掩模板(FMM Fine Metal Mask,FMM)蒸镀的方式在阳极层上制作有机功能层,然后以整面蒸镀的方式制作阴极层。
由于阴极层是整面设置的,而且受空间和制作工艺的限制,阴极信号只能由恒压低电平金属线(VSS)通过屏幕上相对的两个侧边给入,例如通过靠上的侧边和靠下的侧边给入,如此一来,造成了显示面板在恒压低电平金属线附近的边框宽度过大,不利于显示面板的窄边框化。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用以实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化。
为实现上述目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与所述显示区相邻的绑定区;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底,及层叠设置于所述基底上的第一电极、共通层以及第二电极;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基底和所述共通层之间的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设有位于所述显示区的底切开口;其中,所述第二电极在所述底切开口内与所述第一金属层连接。
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二电极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上的第一主体部和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第一连接部;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底切开口内,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底切开口的内壁处与所述第一主体部断开,所述第一连接部在所述内壁处与所述第一金属层连接。
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底切开口贯穿所述第一金属层的侧壁,所述第一连接部在所述侧壁处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部。
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共通层包括第二主体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主体部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一主体部之间,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底切开口内,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底切开口的内壁处与所述第一主体部断开,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基底之间。
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层叠设置于所述基底上的第二子金属层和第一子金属层,所述底切开口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子金属层的第一子底切开口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子金属层的第二子底切开口,所述第一子底切开口连通所述第二子底切开口,所述第二子底切开口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子底切开口的直径。
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层叠设置于所述基底上的第三子金属层、第二子金属层和第一子金属层,所述底切开口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子金属层的第一子底切开口、设置于所述第二子金属层的第二子底切开口、及设置于所述第三子金属层的第三子底切开口,所述第一子底切开口、所述第二子底切开口以及所述第三子底切开口相互连通,所述第一子底切开口的直径和所述第三子底切开口的直径均小于所述第二子底切开口的直径。
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共通层包括第二主体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主体部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一电极之间,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底切开口内,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三子底切开口和所述第二子底切开口的厚度之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612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转向的悬挂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下一篇:COC共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