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柔性互联装置的交直流配电系统及能量流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61033.3 | 申请日: | 2021-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0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 发明(设计)人: | 冀慧强;刘洪;杨赫;李其哲;范须露;孟昊龙;李海龙;薛健;王第成;牛博彦;周楠;李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天津大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5/00 | 分类号: | H02J5/00;H02J3/06;H02H7/26;H02J3/00;H02J9/06 |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黄斌 |
| 地址: | 30001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柔性 装置 直流 配电 系统 能量 流动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柔性互联装置的交直流配电系统及能量流动方法,包括第一中压交流母线、第二中压交流母线、第一变压器、第二变压器、第一低压交流母线、第二低压交流母线、直流互联线路、第一断路器、第二断路器、第三断路器、第四断路器、第五断路器、第六断路器、第一柔性互联装置、第二柔性互联装置、第三柔性互联装置、交流负载和直流负载,通过本发明柔性互联装置可根据实际情况改变端口的工作模式实现对故障馈线的闭锁,保证其不受故障区域影响,最大限度维护了配电系统的稳定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配电系统规划运行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柔性互联装置的交直流配电系统及能量流动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化石能源的不断减少、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以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等多方面的原因,配电系统正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因而,科学合理地对配电系统进行建设改造成为当前技术人员所关注的焦点。
现有的配电系统的分析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分析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供电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结合当前配电系统结构和设备容量,归纳出合理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建设方案,另一类是基于柔性软开关对配电系统的协调能力,验证柔性软开关接入后对配电系统运行优化的效果,结合建设运行成本,在配电系统最优运行前提下,计算得到柔性软开关在配电系统中的最优接入位置和容量。
综上所述,如何基于柔性互联装置的交直流柔性配电系统,科学合理地结合交直流配电系统和柔性互联装置的优势,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柔性互联装置的交直流配电系统及能量流动方法,通过柔性互联装置接入配电系统,实现各区域间的柔性互联,构成交直流柔性配电系统。交直流柔性配电系统将更加便于新型直流负荷的接入,实现区域间的能量互济,对负荷提供无功支撑,降低配电系统的电压波动,在配电系统发生区域故障时能够快速实现负荷转供,确保重要负荷的不间断供电,提升配电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柔性互联装置的交直流柔性配电系统,包括第一中压交流母线、第二中压交流母线、第一变压器、第二变压器、第一低压交流母线、第二低压交流母线、直流互联线路、第一断路器、第二断路器、第三断路器、第四断路器、第五断路器、第六断路器、第一柔性互联装置、第二柔性互联装置、第三柔性互联装置、交流负载和直流负载,
所述交流负载包括第一交流负荷、第二交流负荷、第一重要交流或负荷、第二重要交流或负荷、第三重要交流或负荷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直流负载包括直流负荷、储能系统和分布式电源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第一中压交流母线与所述第一变压器的一次侧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的二次侧与所述第一低压交流母线连接,所述第二中压交流母线与所述第二变压器的一次侧连接,所述第二变压器的二次侧与所述第二低压交流母线连接,
所述第一断路器、第二断路器和第三断路器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低压交流母线连接,所述第一断路器的另一端与第一交流负荷连接,所述第二断路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柔性互联装置的交流端口连接,所述第三断路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柔性互联装置的交流端口连接,
所述第四断路器、第五断路器和第六断路器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低压交流母线连接,所述第四断路器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柔性互联装置的交流端口和第二交流负荷连接,所述第五断路器和第六断路器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交流负载,
所述直流互联线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柔性互联装置的直流接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柔性互联装置的直流接口连接,
所述第一柔性互联装置的交流接口与所述第一重要交流或负荷连接,所述第二柔性互联装置的交流接口与所述第二重要交流或负荷连接,所述第三柔性互联装置的交流接口与所述第三重要交流或负荷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天津大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天津大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610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