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行走布料机的双向开合式泵管机构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60845.6 | 申请日: | 2021-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468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安;苏雨萌;李佳伟;黄跃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2 | 分类号: | E04G21/02;E04G2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行走 布料 双向 合式 泵管 机构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行走布料机的双向开合式泵管机构及其使用方法,所述双向开合式泵管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料弯管、第一直管、第一弯管、第二弯管、第二直管、第三弯管、水平管,以及固定组件、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当布料机行走时,所述双向开合式泵管机构能够在布料机行走带动下同步开合,自动适应布料机行走距离,从而实现布料机连续布料,大大提高了混凝土浇筑的工业化水平;而且避免了人工手动开合操作,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升了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效率;泵管机构采用双向开合式形态,扩大布料机的移动距离,且泵管机构展开面积小,节省占用空间;双向开合式的泵管机构避免了移动过程可能出现的泵管倾倒,具有更高的结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行走布料机的双向开合式泵管机构及其使用方法,属于混凝土布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布料机是泵送混凝土的末端设备,目前在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中,行走类布料机多被用于楼层内混凝土布料。对于行走布料机的泵管机构,施工现场一般采用人工拆管接长泵管的方式适应布料机构的行走距离,存在施工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诸多问题,无法满足施工现场工业化施工要求。为解决这些问题,中国专利(CN 108086688 A)公开了一种泵管随动机构,通过若干可旋转泵管以及支撑泵管的滚动支座,实现布料机带动泵管组在轨道上移动,上述混凝土自动布料系统虽然能够免于人工拆管、接管的操作,大幅节省人力成本,并有效提高产能,但布料泵管移动覆盖面积太大,会影响施工面材料堆放、其它设备布设及施工人员的工作走动等,无法适应与常用施工平台一体化集成的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与行走类布料机布料施工中连接的泵管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行走布料机的双向开合式泵管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行走布料机的双向开合式泵管机构,所述双向开合式泵管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料弯管、第一直管、第一弯管、第二弯管、第二直管、第三弯管、水平管,以及固定组件、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
所述进料弯管的一端为进料端,通过固定组件固定,且进料端可沿轴心处自由转动;
所述第一弯管与第二弯管可旋转连接;
所述第三弯管与水平管一端可旋转连接,所述水平管另一端与布料机连通;
所述第一支撑件底部与固定组件铰接,顶部固定在第一弯管上;
所述第二支撑件为Z字形,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固定在第一弯管和水平管上。
进一步,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板和连接板,固定板固定在基础面上;连接板设置于固定板上,进料弯管通过旋转管箍一固定在连接板上;
连接板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中间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上均设置有螺栓孔,用于与固定板固定连接;中间连接部位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且上表面为圆弧形,圆弧形的半径与旋转管箍一的外径相匹配;进料弯管通过旋转管箍一固定在中间连接部上。
进一步,第一直管的长度大于第二直管的长度;
进料弯管的进料端的轴线与水平管轴线不在同一水平面上。
进一步,第一直管与第二直管之间的夹角为α,α∈[-150°,150°]。
进一步,在第二弯管上设置限位板,限位板一端固定在第二弯管上,另一端延伸至第一弯管处,在第一弯管上设置限位块,第一弯管与第二弯管转动至最大转角时,限位块受到限位板限制,阻碍第一弯管和第二弯管之间继续转动。
进一步,轴承包括内圈、外圈以及设置在内圈和外圈之间的滚子和滚子间隔器,第二支撑件的两端分别与一个轴承的外圈固定,一个轴承的内圈固定在第一弯管上,另一个轴承的内圈固定在水平管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608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