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面垃圾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60488.3 | 申请日: | 2021-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62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彭泽霖;王帅军;刘琴;戴金德;周嗣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B65F1/14;B01D46/10;B01D46/00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贾森君 |
地址: | 316100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面 垃圾 回收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面垃圾回收装置,属于垃圾回收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主浮体、第一活动箱、第二活动箱、驱动机构、排水机构和导向机构,主浮体的两侧对称固设有两个浮箱,第一活动箱和第二活动箱的后侧面均竖直滑动设置在主浮体的前侧面上,第一活动箱和第二活动箱的上侧面均为敞开式,第一活动箱内设有第二过滤网,第二活动箱内设有第三过滤网,驱动机构能够交替带动第一活动箱和第二活动箱上下滑动,排水机构能够将第一活动箱和第二活动箱底部的水向主浮体的后方排出,推动主浮体前进,导向机构能够将海面的垃圾导至第一活动箱和第二活动箱的周围。本发明能够快速高效回收海面垃圾,操作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垃圾回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海面垃圾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海洋垃圾是指海洋和海岸环境中具持久性的、人造的或经加工的固体废弃物。
随着海岸带工业的发展以及各种海上活动的加剧,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大量的海洋垃圾,海洋垃圾中以玻璃瓶、塑料瓶和塑料瓶盖等小型垃圾居多,而这种小型垃圾容易被海洋生物误食,对海洋生物的生存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目前,常用的海面垃圾回收方式包括:垃圾清理船和人工打捞,前者虽然回收效率高,但是由于打捞船体积较大,成本高,而且无法对一些小河道进行打捞,后者虽然清理质量高,但是操作强度大、周期长、自动化程度过低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海面垃圾回收装置,能够快速高效回收海面垃圾,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大。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海面垃圾回收装置,包括:主浮体,所述主浮体的两侧对称固设有两个上端开口的浮箱;
第一活动箱和第二活动箱,所述第一活动箱和第二活动箱的后侧面均竖直滑动设置在主浮体的前侧面上,所述第一活动箱和第二活动箱左右对称且均位于两个浮箱之间,所述第一活动箱和第二活动箱的上侧面均为敞开式,所述第一活动箱内设有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二活动箱内设有第三过滤网;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两个浮箱之间,所述驱动机构能够交替带动第一活动箱和第二活动箱上下滑动;
排水机构,所述排水机构设置在主浮体内,所述排水机构能够将第一活动箱和第二活动箱底部的水向主浮体的后方排出,推动主浮体前进;
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设置在两个浮箱的前侧面上,所述导向机构能够将海面的垃圾导至第一活动箱和第二活动箱的周围。
在上述的海面垃圾回收装置中,位于第一活动箱和第二活动箱外侧的两个浮箱之间连接有连接板,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第五转轴,所述第五转轴转动设置在连接板上,所述第五转轴上固设有第一链轮,所述第五转轴的轴向和浮箱的长度方向一致;
第七转轴,所述第七转轴转动设置在连接板上,所述第七转轴和第五转轴平行设置,所述第七转轴上固设有第二链轮;
链条,所述链条的一端固设第一活动箱的底部,另一端依次绕过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且端部固连在第二活动箱的底部;
浮动结构,所述浮动结构设置在连接板上,所述浮动结构能够使第一活动箱的上侧面和第二活动箱的上侧面始终位于水面之上;
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设置在连接板上,所述驱动结构能够带动第一链轮往复转动。
在上述的海面垃圾回收装置中,所述浮动结构包括:
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竖直插设在连接板上,所述第一滑杆的上端与第一活动箱的底部固连,所述第一滑杆的下端延伸至连接板的下方且端部固设有第一浮块;
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竖直插设在连接板上,所述第二滑杆的上端与第二活动箱的底部固连,所述第二滑杆的下端延伸至连接板的下方且端部固设有第二浮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604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账处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基于人工智能的系统异常监测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