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声波测距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60252.X | 申请日: | 2021-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9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慕元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胜方信息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S15/08 | 分类号: | G01S15/08;G01S7/521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刘艳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声波 测距 装置 | ||
1.一种超声波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架(1)、第一支撑板(4)、第一转动球(5)、转盘(7)、第二转动球(12)、电源(29)和电源接口(30);
升降架(1)底部设置多组支撑腿(2),升降架(1)顶部设置盒体(3),盒体(3)顶部和一侧开口;第一支撑板(4)设置在盒体(3)底部内侧,第一支撑板(4)上设置有球形槽,球形槽在第一支撑板(4)朝向以及背向转盘(7)的端面上均形成开口,第一转动球(5)配合转动设置在球形槽内,盒体(3)内设置有限制第一转动球(5)转动的第一限位组件,第一转动球(5)上设置支撑杆(6);转盘(7)竖直且转动设置在支撑杆(6)端部,转盘(7)背向第一支撑板(4)的端面上设置有激光发生器(10)和安装板(8),安装板(8)上设置超声波收发器(9),激光发生器(10)和超声波收发器(9)位于转盘(7)的直径两端,支撑杆(6)上设置有限制转盘(7)转动的第二限位组件;第二转动球(12)转动设置在转盘(7)上,第二转动球(12)上设置多级相互套接的筒体(13),多组筒体(13)远离第二转动球(12)的一端设置有密封限位装置(14),密封限位装置(14)用来密封两组相邻的筒体(13)之间的间隙同时限制内部的一组筒体(13)不能从外部的筒体(13)内滑出,直径最小的一组筒体(13)远离第二转动球(12)的一端设置温度传感器(15),转盘(7)上设置伸缩调节组件,伸缩调节组件用来使多组筒体(13)伸长或收缩,转盘(7)上设置有用来调节筒体(13)角度的水平调节组件;电源(29)设置在盒体(3)内,电源接口(30)设置在盒体(3)上,电源接口(30)与电源(29)电性连接,盒体(3)内设置有控制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限位组件包括电动伸缩杆(27)和夹块(28);电动伸缩杆(27)水平设置在盒体(3)内壁上;夹块(28)设置在电动伸缩杆(27)的端部,夹块(28)朝向第一转动球(5)的端面为球形面,球形面与第一转动球(5)外周面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限位组件包括第二支撑板(31)、限位杆(32)和弹簧(34);第二支撑板(31)设置在支撑杆(6)上,第二支撑板(31)与转盘(7)平行,第二支撑板(31)上设置有供限位杆(32)穿过的通孔;转盘(7)朝向第二支撑板(31)的端面上设置两组盲孔,两组盲孔位于转盘(7)直径两端;限位杆(32)一端设置限位板(33),限位杆(32)另一端穿过通孔并配合插入盲孔内;弹簧(34)套在限位杆(32)上,弹簧(34)一端与限位板(33)连接,弹簧(34)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板(31)连接,弹簧(34)处于拉伸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伸缩调节组件包括拉绳(16)、动力装置(17)、绕线轮(18)、第一充气装置(19)和第一通气软管(20);第一充气装置(19)设置在转盘(7)上,第一充气装置(19)通过第一通气软管(20)内最外侧的筒体(13)内腔连通;动力装置(17)设置在转盘(7)背向筒体(13)的端面上,绕线轮(18)设置在动力装置(17)的转动轴上;拉绳(16)一端绕在绕线轮(18)上,拉绳(16)另一端穿过转盘(7)和第二转动球(12)伸入多组筒体(13)内并与温度传感器(15)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水平调节组件包括第二充气装置(21)、气囊(22)、底挡板(23)、限位环(24)、侧挡板(25)和顶挡板(26);顶挡板(26)水平设置在转盘(7)上,顶挡板(26)位于第二转动球(12)上方;侧挡板(25)设置相互平行的两组,侧挡板(25)竖直设置,侧挡板(25)位于顶挡板(26)下方;底挡板(23)转动设置在转盘(7)上,底挡板(23)水平设置,底挡板(23)位于两组侧挡板(25)之间;第二充气装置(21)设置在侧挡板(25)上,第二充气装置(21)通过第二通气软管与气囊(22)连通,气囊(22)设置在转盘(7)上,气囊(22)位于底挡板(23)下方并与底挡板(23)底部挤压接触;限位环(24)设置在最外侧筒体(13)上,限位环(24)外周壁与底挡板(23)、顶挡板(26)以及两组侧挡板(25)均接触,限位环(24)设置多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胜方信息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胜方信息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6025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