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视力障碍和损伤的液体制剂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59911.8 | 申请日: | 2021-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32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钱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瞳画眼视光(威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7 | 分类号: | A61K36/87;A61K9/00;A61P27/02;A61P27/06;A61P27/10;A61P27/12;A61P39/06;A61K31/047;A61K31/185;A61K31/23;A61K31/375 |
代理公司: | 北京喆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李丽君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威海市环翠***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视力 障碍 损伤 液体 制剂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治疗视力障碍和损伤的液体制剂,其蓝莓果汁粉、叶黄素酯、玉米黄质、葡萄籽提取物、雨生红球藻、维生素C、牛磺酸制成。本发明的各原料组分协作共同作用,可有效清除视网膜内自由基,改善眼周围毛细血管血液循环,促进眼部营养的吸收,可有效的针对视力障碍和损伤进行治疗,不仅可消除视疲劳,保持清晰视觉,缓解干眼症;并且针对飞蚊症、白内障、青光眼、黄斑变性的致病原因,对其可进行有效的改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视力障碍和损伤的液体制剂。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迅速发展,人的用眼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青少年由于学习压力大,经常需要长时间的读书写字,并且现在好多工作都需要长时间对着电脑,再加上视力健康教育滞后,导致患有眼部患有疾病,处于视觉亚健康的人群不断扩大,而对于老年人,由于眼睛机体老化,或患有慢性病,也会造成其眼部出现疾病。而对于某些眼部疾病如果不能进行及时的改善,例如白内障、青光眼、黄斑变性等,严重者会造成失明,因此眼部疾病不能小视。但人们对视觉的亚健康重视度不够,对于视觉亚健康多是采用滴眼药水来缓解,但是这种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使眼睛得到治疗,而且市场上眼药水的种类繁多,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使用眼药水,如果眼药水使用不当会给使用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发明内容
因此基于以上背景,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视力障碍和损伤的液体制剂。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治疗视力障碍和损伤的液体制剂,其由蓝莓果汁粉、叶黄素酯、玉米黄质、葡萄籽提取物、雨生红球藻、维生素C、牛磺酸制成。
进一步地,其可加入常规辅料制成口服剂饮品。
进一步地,所述常规辅料可以为纯净水。
进一步地,所述饮品每100ml含有雨生红球藻167mg、叶黄素脂67mg,玉米黄质6.7mg蓝莓果汁粉100mg、葡萄籽提取物20mg、维生素C1000mg、牛磺酸60mg。
本发明中的蓝莓中富含丰富的花青素,具有协助清除视网膜内自由基等,帮助改善眼周循环和毛细血管,缓解视疲劳的功能;
叶黄素酯是叶黄素的安全来源,能在人体内转化为叶黄素。叶黄素是一种天然的视觉营养元素,视网膜中的黄斑区,是视力非常敏锐的地方,就蕴含着大量的叶黄素,能够帮助保护脆弱的视觉神经,具有抗氧化和保护视力的作用,预防老年性黄斑病变,然而,人体不能自行合成叶黄素,而且随着年龄增长,会不断自然流失,需要不断摄入补充;
玉米黄质不仅具有特异性吸收对视网膜最具损伤性的蓝色光线的作用,从而保护视网膜中央凹的视锥细胞;并且可使黄斑色素增加,从而增强黄斑区对抗有害物质和光射线损害能力,预防和减缓老年性黄斑变性;
葡萄籽提取物是迄今发现的植物来源最高效的抗氧化剂之一,其抗氧化效果是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30~50倍,可保护眼睛免受辐射损伤,防治红血丝;增强夜视力、减少视网膜症等并可阻止自由基对晶状体蛋白的氧化,能够对白内障、视网膜炎等进行预防;
雨生红球藻有效组分可跨越“血-视网膜屏障”,修复眼睛氧化损伤的物质,并达到眼睛的任何部位,对眼部疾病进行预防和治疗;
维生素C称为血管壁的清洁器,可有效清除血液垃圾,保持血液畅通,并且可减少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低毛细血管的脆性,增加血管弹性;
牛磺酸不仅具有提高神经传导和视觉的功能,抑制白内障的发生发展,并且还影响糖代谢,与胰岛素结合,促进细胞摄取和利用葡萄糖,加速糖酵解,降低血糖浓度,对糖尿病引起的眼病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并可防止心血管疾病,改善记忆功能,延缓神经系统的衰老,增强人体免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瞳画眼视光(威海)有限公司,未经瞳画眼视光(威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599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