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骑楼街立面改造参数化设计生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58553.9 | 申请日: | 2021-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616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吴杰;池烽;叶海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12;G06F30/20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林秋雅 |
地址: | 540003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骑楼 街立面 改造 参数 设计 生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骑楼街立面改造参数化设计生成方法,包括对骑楼街风貌进行现场三维数据采集;采用统一的二维简图作图标准绘制骑楼二维简图;提取骑楼二维简图不同图层的线段,按“栋、户、层”的层级分类规则,逐级进行划分与数据提取;采用骑楼各构件生成标准,自动生成骑楼三维简模;设立数字化构件库建立标准,构建与骑楼建筑相应的数字化构件库,设立三维改造模型控制参数表,根据三维改造模型控制参数表对数字化构件库的参数进行修改;基于数字化构件库对骑楼三维简模进行赋值,自动生成骑楼三维改造模型;通过调整三维改造模型控制参数表,生成多个骑楼三维改造模型。本发明提升了模型生成和修改的效率,也大大节省了设计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骑楼街立面改造参数化设计生成方法。
背景技术
骑楼作为近现代典型的商住一体建筑,是我国南方沿海沿江地区常见的传统民居建筑。该建筑形式具有广泛影响力和显著的地域特征,至今已有多年的发展历史。但随着环境的变迁和国内城镇化的扩张,不少年久失修的传统骑楼建筑饱经风霜,历经沧桑,其立面效果和使用功能已远远不能满足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骑楼立面作为城镇风貌的重要元素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更是成为了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城市更新与保护的重点。
目前针对骑楼立面设计与改造的研究及相关前沿技术的普及较为缓慢,其设计模式仍是沿用传统单一的人工建模的方式,重复工作量高,建模效率低下,图形信息更新迟滞等问题对工程项目的推进工作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面向骑楼街建筑立面设计和更新方法的不足,模型生成和修改效率低下、设计效果更迭缓慢等问题,提供一种骑楼街立面改造参数化设计生成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骑楼街立面改造参数化设计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骑楼街风貌进行现场三维数据采集;
S2:设立统一的二维简图作图标准,按照立面柱线、立面窗线、平面柱线、平面户线的图层名称设置相应图层,不同图层采用不同颜色、线型区分,
基于所述S1现场采集的所述三维数据,采用统一的二维简图作图标准绘制骑楼二维简图,所述骑楼二维简图包括骑楼平面简图和骑楼立面简图;
S3:提取所述骑楼二维简图不同图层的线段,按“栋、户、层”的层级分类规则,逐级进行划分与数据提取,获得骑楼各构件的三维信息数据;其中,柱廊连续柱的中心点都在X轴方向上的同一多重线段的单元,称为一栋;产权归属同一户主的单元,称为一户;楼地层轴线在同一Y轴线上的单元,称为一层。
S4:设立骑楼各构件生成标准,所述生成标准包括骑楼各部件的定位标准和连接处理标准,基于所述S3获得的骑楼各构件的三维信息数据,采用骑楼各构件生成标准,自动生成骑楼三维简模;
S5:设立数字化构件库建立标准,所述数字化构件库建立标准至少包含风格、样式、色彩、材质、构件尺寸和构件插入点,
按照所述数字化构件库建立标准构建与骑楼建筑相应的数字化构件库,
设立三维改造模型控制参数表,根据所述三维改造模型控制参数表对所述数字化构件库的参数进行修改;
S6:基于所述数字化构件库对所述骑楼三维简模进行赋值,自动生成骑楼三维改造模型;通过调整所述三维改造模型控制参数表,生成多个骑楼三维改造模型,所述多个骑楼三维改造模型在风格、样式、色彩、材质中的至少一个参数发生了改变;
所述S5能够和所述S1-所述S4同步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585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