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用于诊断生长发育迟缓的产品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58492.6 | 申请日: | 2021-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3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发明(设计)人: | 丁瑛雪;姜丽娜;崔红;杨承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泱深生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9 | 分类号: | C12Q1/689;C12Q1/6883;C12Q1/6869;A61K45/00;A61P4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经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诊断 生长发育 迟缓 产品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用于诊断生长发育迟缓的产品,所述产品包括检测受试者样本中Bacillus_niacini含量或丰度的试剂。本发明首次公开了Bacillus_niacini与生长发育迟缓的相关性。本发明通过测序发现Bacillus_niacini在EUGR患儿中丰度增加,且将Bacillus_niacini作为检测变量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根据该研究结果,可以根据Bacillus_niacini的丰度判断受试者是否患有生长发育迟缓或有患生长发育迟缓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用于诊断生长发育迟缓的产品。
背景技术
生长发育迟缓是指生长、发育过程中速度放慢、顺序异常等现象。宫内发育迟缓(In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IUGR)一般指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是指胎儿的体重低于同龄平均体重的两个标准差,或低于其龄应有体重的第10个百分位数,为妊娠期重要并发症之一。宫内发育迟缓的患儿和同龄儿相比体质量更低,器官发育更不成熟,伴随更严重的全身疾病。2003年,国外首先相对宫内生长发育迟缓而提出宫外生长发育迟缓(Extrauterine Crowth Retardation,EUGR)的概念,其在新生儿疾病中发生率较高。在世界范围内,随着对宫外生长发育迟缓研究的深入以及营养强化策略的实施,宫外生长发育迟缓发病率虽然有所下降,但并不明显。近一些年的研究发现,早产儿中仍旧有大约50%的患儿发生了宫外生长发育迟缓。发生宫外生长发育迟缓最主要的原因是早产导致的低出生体重和小胎龄。另外,宫内生长发育迟缓、早期营养摄入不足、胎儿出生后体重下降、恢复与疾病等众多因素也与宫外生长发育迟缓密切相关。近些年来的研究表明,宫外生长发育迟缓带来的后期体重过度追赶增长会增加成年期某些疾病,使其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增加。
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来看,人类携带的共生微生物是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古细菌及病毒)与人类共同选择、共同进化的结果。人体微生物中不同菌群种类之间,菌群与病毒之间,菌群、宿主与环境之间,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形成一个互相依存的复杂生态系。人体微生态系统包括口腔、皮肤、泌尿道、呼吸道、阴道和肠道6个微生态系统,其中以肠道微生态系统最为主要,也最为复杂。人体微生态与感染性疾病以及多种重大慢性疾病的互作关系及机制已成为国际研究热点。但是目前关于肠道菌群与生产发育迟缓的相关研究报道较少,研究肠道菌群与生长发育迟缓之间的关系,有望找到一种诊断、预防或治疗生长发育迟缓的新途径。
发明内容
16SrRNA是原核生物核糖体中30S亚基的组成部分,16SrDNA是基因组中编码核糖体16SrRNA分子对应的DNA序列。该基因全长约1540bp,存在于所有细菌染色体基因组中,包含10个保守区和9个可变区,其中保守区反映了物种间的亲缘关系,可变区可体现物种间的差异,且变异程度与菌群发育密切相关,是最适于鉴别细菌系统发育和分类的指标。本发明通过16SrDNA测序技术对受试者样本中的菌群进行动态测序,研究菌群与生长发育迟缓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预防或治疗生长发育迟缓提供新的策略。
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检测受试者样本中Bacillus niacini含量或丰度的试剂在制备预测或诊断生长发育迟缓的产品中的应用。
如本文所用的术语 “诊断”是指确认病理状态的存在或者特征,而本发明的目的不仅在于确认生长发育迟缓的发病与否,还包括判断受试者将来患有生长发育迟缓的风险。
进一步,所述的生长发育迟缓包括宫内生长发育迟缓、宫外生长发育迟缓。
进一步,所述的生长发育迟缓为宫外生长发育迟缓。
如本文所用的术语“受试者”是指任何动物受试者,包括:人、实验室动物、家畜和家养宠物。受试者可以寄居有多种微生物。受试者可在其身体之上和之内的各种生境中具有不同的微生物组。受试者可被诊断出疾病或被怀疑具有患病的高风险。受试者可具有导致疾病的微生物组状态(生态失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泱深生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未经北京泱深生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584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