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出风部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57049.7 | 申请日: | 2021-09-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99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徐凤森;王千千;郭自超;何振健;潘龙腾;陈姣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13/06 | 分类号: | F24F13/06;F24F13/02;F24F13/14;F24F1/0011;F24F1/005;F24F13/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谭玲玲 |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部件 具有 空调 室内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出风部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包括:出风壳体,出风壳体具有沿高度方向相对设置的进风底端和出风顶端,出风顶端设置有出风口;其中,出风壳体内还设置有沿进风底端向出风顶端延伸的出风风道,出风风道的出风处形成出风口;出风口具有相对设置的出风前侧边和出风后侧边,出风风道为弯曲状或弯折状以使出风风道内的风向出风前侧边的方向吹出。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室内机的出风舒适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室内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出风部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目前,空气器作为人民生活的重要家用电器,用户对其舒适度和美观更加重视。对于立式空调而言,通过设置上下出风结构,采用冷风上送、暖风下送的送风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使用舒适度。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立式空调的上出风口一般位于室内机壳体的正面,这样,存在上出风口裸露的问题,也使得由上出风口吹出的风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直吹的情况,不利于提高出风的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风部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室内机的出风舒适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出风部件,包括:出风壳体,出风壳体具有沿高度方向相对设置的进风底端和出风顶端,出风顶端设置有出风口;其中,出风壳体内还设置有沿进风底端向出风顶端延伸的出风风道,出风风道的出风处形成出风口;出风口具有相对设置的出风前侧边和出风后侧边;出风风道为弯曲状或弯折状以使出风风道内的风向出风前侧边的方向吹出。
进一步地,出风风道包括相对设置的风道前侧面和风道后侧面,风道前侧面的出口形成出风前侧边,风道后侧面的出口形成出风后侧边;风道后侧面为向出风前侧边弯曲的弧面结构。
进一步地,风道前侧面为弧面结构,风道前侧面的弯曲方向与风道后侧面的弯曲方向相同;或者,风道前侧面为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平面结构。
进一步地,出风后侧边的出口角为b,30°≤b≤60°。
进一步地,出风前侧边的出口角为a,b≤a≤90°。
进一步地,出风部件还包括:导风板,导风板可转动地设置在出风口处,导风板的转动角度为α,0≤α≤b。
进一步地,进风底端的进风处形成进风口,进风口具有相对设置的进风前侧边和进风后侧边,进风前侧边与出风前侧边对应设置,进风后侧边与出风后侧边对应设置,进风前侧边的进口角为c,进风后侧边的进口角为d;其中70°≤c≤90°;和/或,70°≤d≤90°;和/或,c=d。
进一步地,出风部件安装在空调室内机的主体部的上方,空调室内机的整体高度为H,出风风道的高度为L,1/5H≤L≤1/4H。
进一步地,出风前侧边的高度与出风后侧边的高度相同;或者,出风前侧边的高度低于出风后侧边的高度。
进一步地,沿出风后侧边至出风前侧边的延伸方向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风口倾角β,0°≤β≤8°。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上述提供的出风部件。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出风口设置在出风顶端能够使得风从出风部件的顶部流出,能够有效避免出风直吹人的情况。由于出风风道向出风前侧边弯曲或弯折,能够避免出风口处的风直吹房屋顶部而导致回流风的情况,实现了顶端出风口送风距离较远且无回流风。降低出风时正面噪音,同时也避免了出风口裸露在视线内的情况,实现了隐藏出风口的效果,显著提高了产品的舒适性及美观度。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570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