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定时任务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56004.8 | 申请日: | 2021-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42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许金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8 | 分类号: | G06F9/48;G06F16/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京大律师事务所 11321 | 代理人: | 姚维 |
地址: | 518033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时 任务 管理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和人工智能技术,公开了一种定时任务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任务生成请求,请求包括任务执行内容和时间间隔表达式;为任务生成请求分配唯一标识,并根据任务执行内容和时间间隔表达式生成任务管理记录数据,将任务管理记录数据存储至数据库表;通过任务调度器解析时间间隔表达式,得到任务起始时间和时间间隔数据;在任务起始时间时,通过任务调度器根据时间间隔数据执行任务执行内容,得到任务执行结果;根据唯一标识,将任务执行结果写入对应的任务管理记录数据中。本方法可以进行动态管理定时任务并且可以实现记录任务管理记录数据,以便于用户清晰的查看定时任务执行状态等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时任务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项目的开发以及上线阶段。随着功能的不断开发、改进。总会伴随着某些功能的实现,需要获取来源数据的支持,而这些来源数据又并非一成不变时。在项目运行过程中总需要适量的计算资源去适配一些定时任务去完成获取或者更新这些数据,实现数据的同步,以达到维持系统稳定性的目的。现有技术中,在项目开发阶段,一般是通过人工写入一段定时任务操作。在项目系统启动时,这批定时任务随着系统启动而启动,随着系统停止运行,才会停止运行。这就导致在系统启动运行后,定时任务也启动运行后,任务执行的时间间隔,便不可修改且定时任务也没有中断方法,即在系统运行过程中,无论怎样定时任务均会一直按照固定的时间间隔不断循环执行任务,直至系统停止运行,致使在无需再次执行定时任务的情景下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同时工作人员无法获取定时任务执行详情,即无法直观获取这类定时任务执行过程中具体相关记录信息,如:任务执行成功与否,失败日志,执行入参数据等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定时任务无法获取定时任务执行详情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定时任务管理方法,包括:获取任务生成请求,其中,所述任务生成请求包括任务执行内容和时间间隔表达式;为所述任务生成请求分配唯一标识,并根据所述任务执行内容和所述时间间隔表达式,生成任务管理记录数据,并将所述任务管理记录数据存储至预设的数据库表中;将所述任务执行内容、所述时间间隔表达式和所述唯一标识发送至基于quartz框架的任务调度器;通过所述任务调度器解析所述时间间隔表达式,得到任务起始时间和时间间隔数据;当到达所述任务起始时间时,通过所述任务调度器分配对应的计算机资源根据所述时间间隔数据执行所述任务执行内容,得到任务执行结果;根据所述唯一标识,将所述任务执行结果写入所述数据库表中对应的任务管理记录数据中。
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在所述获取任务生成请求之前,还包括:设置用于存储定时任务的数据库表并封装所述数据库表的数据更新方法;集成quartz框架,并为所述数据库表设置调用接口;集成交互界面,并通过所述调用接口调用数据库表中的数据至所述交互界面,对所述交互界面进行配置,以便获取所述任务生成请求。
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在所述获取用户发送的任务生成请求之前,还包括:获取用户通过所述交互界面输入的任务计划信息,其中,所述任务计划信息包括预设时间信息、任务执行内容和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地址;根据所述预设时间信息,生成对应的时间间隔表达式;根据所述预设时间信息、任务执行内容和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地址,生成任务生成请求。
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在所述获取用户发送的任务生成请求之后,还包括:获取预设的时间间隔表达式语法规则;根据所述时间间隔表达式语法规则判断所述时间间隔表达式的字段数量是否完整;若所述字段数量完整,则判断各所述字段的含义和数值是否满足预设的允许范围;若满足预设的允许范围,则所述时间间隔表达式合法;若所述字段数量不完整或不满足预设的允许范围,则所述时间间隔表达式不合法,生成对应的预警信息,并将所述预警信息发送至所述交互界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560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