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气化细渣水处理装置及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56002.9 | 申请日: | 2021-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2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刘现海;王延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现海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3/32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崔瑞迎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临***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气化 水处理 装置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气化细渣水处理装置及工艺,属于煤气化装置细渣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污泥浓缩沉淀装置和卧螺式离心脱水机,污泥浓缩沉淀装置与所述卧螺式离心脱水机通过第一排污管连通,污泥浓缩沉淀装置还连通有沉降槽,沉降槽还连通有灰水槽,灰水槽与离心脱水装置连通,离心脱水装置还连通有脱水污泥存储罐;其装置处理煤气化细渣水处理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沉降槽沉淀处理细渣水;S2、污泥浓缩沉淀装置初步处理;S3、离心脱水装置二次处理。本发明采用泥浓缩沉淀装置和离心脱水机处理工艺,对于细渣水含固物的变化空间过大满足运行效果,沉淀、浓缩设施为离心机提供稳定的运行条件且使离心机长期稳定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气化装置细渣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气化细渣水处理装置及工艺。
背景技术
煤炭作为我国的基础能原和重要的工业原料,有力地支撑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煤气化是清洁、高效利用煤炭的主要途径之一,是以煤炭为原料,在特定的设备(如气化炉)内,在高温高压下使煤炭中的有机物质和气化剂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使固体的煤炭转化成可燃性气体的生产过程,煤气化渣是煤与氧气或富氧空气发生不完全燃烧生成CO与H2的过程中,煤中无机矿物质经过不同的物理化学转变伴随着煤中残留的碳颗粒形成的固态残渣,目前气化渣的处理方式主要为堆存和填埋,尚未大规模工业化应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土地资源浪费,对煤化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对气化渣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和迫切需求。
现有的煤气化细渣处理采用真空滤布抽滤脱水时,多存在水耗高、跑浆、滤布磨损更换频率高的问题,同时真空皮带机过滤后的细渣含水率较高,容易造成二次污染,远不能满足当前的环保制度和企业节能降耗要求。主要存在问题:1、污染严重,真空带式过滤机是敞开式设备,细渣和灰水在滤布上运行,完全暴露在空气中,灰水的蒸发,细渣的外漏对周围空气和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对设备造成一定程度的腐蚀;2、日常维护费用高,真空带式过滤机每年在滤布,冲洗水和用电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经费;3、滤布污堵、磨损更换频率高;4、轴承、托辊等机械部件磨损,维修更换较频繁;5、框架死角堆积过滤细渣清理难度大;6、开放式运行,环境湿度大。其中的腐蚀气体,和水蒸气混合后造成设备、电气元件的严重腐蚀;7、进料温度高(≥65℃),设备厂房内雾气严重,操作人员视线差,有较大的的安全隐患,长期处于该环境工作影响身体健康。
因此,如何提升装置的自动化程度、拓宽运行参数的范围、改善人员操作环境、保证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等方面已成为行业迫切需要解决面临的问题。本发明通过离心脱水机处理工艺,充分考虑细渣物料性质,选择合适材质的设备和处理工艺,改善操作工人的工作环境,降低运行维护成本,保证脱水后物料含水率满足二次运输和堆渗要求,有利于拓展其综合利用渠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煤气化细渣处理方面存在的不足,通过一种煤气化细渣水处理装置及工艺,充分考虑细渣物料性质,选择合适材质的设备和处理工艺,改善操作工人的工作环境,降低运行维护成本,保证脱水后物料含水率满足二次运输和堆渗要求,有利于拓展其综合利用渠道。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煤气化细渣水处理装置,包括:泥浓缩沉淀装置和卧螺式离心脱水机,所述污泥浓缩沉淀装置与所述卧螺式离心脱水机通过第一排污管连通,所述污泥浓缩沉淀装置还连通有沉降槽,所述沉降槽还连通有灰水槽,所述灰水槽与所述离心脱水装置连通,所述离心脱水装置还连通有脱水污泥存储罐,所述卧螺式离心脱水机上设置有用于离心脱水控制系统,所述沉降槽和所述灰水槽还连接煤气化处理装置。
优选的,上述煤气化细渣水处理装置,所述污泥浓缩沉淀装置包括污泥沉淀罐、污泥浓缩罐、出水管,所述污泥浓缩罐位于所述污泥沉淀罐的内部,所述污泥浓缩罐与所述沉降槽通过排渣管连通,所述污泥沉淀罐与所述离心脱水装置通过所述第一排污管连通,所述出水管位于所述污泥沉淀罐的内部,所述出水管为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第一端靠近所述污泥沉淀罐的底部,第二端和第三端均与所述灰水槽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现海,未经刘现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560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