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房车底盘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54975.9 | 申请日: | 2021-09-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880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连续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荣成怡丰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21/02 | 分类号: | B62D21/02;B62D21/09;B62D21/11;B62D21/18;B60G17/015;B60G17/08;B60P3/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1 | 代理人: | 杨艳梅 |
| 地址: | 2643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房车 底盘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房车底盘结构,包括底盘和安装在底盘上的两个车轮,底盘包括两根纵梁,两根纵梁的前端分别与前部横梁件固定连接,两根纵梁的后端分别与后部横梁件固定连接,所述底盘还包括主梁和副梁,所述主梁靠近前部横梁件并与之平行,所述副梁靠近后部横梁件并与之平行,所述主梁与前部横梁件之间设有横梁一,所述副梁和后部横梁件之间设有横梁二,所述主梁、副梁横梁一和横梁二均是采用两个C字形板件拼接在一起形成的工字型梁,所述纵梁是截面为C形的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整体的结构和布局在保证承载能力的同时满足了轻型化需求,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房车结构改进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房车底盘结构。
背景技术
房车的车身多为非承载式车身结构,使得其不但要承受自载货物及自身重量带来的弯曲载荷,还要承受山地凹凸路面不平带来的扭转载荷,运行时前后的惯性载荷,转弯时的惯性离心载荷等等,这就要求底盘结构刚度较高。
目前房车下车身横梁结构横截面多为矩型,把横梁结构两端与车身纵梁焊接固定,如果其截面高度太低,会使得底盘结构刚度较低,在动载荷作用下,而若提升所述横梁和纵梁结构的截面高度,又会增加车身重量,并在增加所述横梁结构的制造成本的同时,又会带来油耗增加的问题。因此,确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房车底盘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总之底盘是房车重中之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房车底盘结构。
一种房车底盘结构,包括底盘和安装在底盘上的两个车轮,底盘包括两根纵梁,两根纵梁的长度相同且相互平行,两根纵梁的前端分别与前部横梁件固定连接,两根纵梁的后端分别与后部横梁件固定连接,两根纵梁、前部横梁件和后部横梁件共同组成矩形框架结构,
所述底盘还包括主梁和副梁,所述主梁的两端与两根纵梁固定连接,所述副梁的两端与两根纵梁固定连接,所述主梁靠近前部横梁件并与之平行,所述副梁靠近后部横梁件并与之平行,所述主梁与前部横梁件之间设有横梁一,所述横梁一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纵梁固定连接,所述横梁一与主梁平行,所述副梁和后部横梁件之间设有横梁二,所述横梁二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纵梁固定连接,所述横梁二与副梁平行,所述主梁、副梁横梁一和横梁二均是采用两个C字形板件拼接在一起形成的工字型梁,所述纵梁是截面为C形的梁,两根纵连的前端外侧与前部横梁件之间设有三角板支撑件一,两根纵梁的后端内侧与后部横梁件之间设有三角板支撑件二,所述两个三角板支撑件二之间设有横杆,所述横杆与横梁二平行;
所述前部横梁件上固定安装前三角臂,所述前三角臂的前端为三角形的尖端,所述前三角臂的前端位于前部横梁件的前方,所述前三角臂的后端与纵梁固定连接,所述前三角臂上安装煤气罐,所述煤气罐位于前三角臂的尖端和前部横梁件之间,所述纵梁前端的外侧设有防碰撞梁一,所述防碰撞梁一的一端与纵梁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防碰撞梁一的另一端与前部横梁件固定连接,所述纵梁后端的外侧设有防碰撞梁二,所述防碰撞梁二的两端均与纵梁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后部横梁件上设有两个防碰撞梁三,所述防碰撞梁三的两端分别与后部横梁件固定连接;
还包括清水箱、柴油箱、污水箱和热水箱,所述清水箱固定安装在横梁一与主梁之间,所述柴油箱固定安装在主梁和副梁之间,所述污水箱固定安装在副梁和横梁二之间,所述热水箱固定安装在横梁二和横杆之间;
还包括两个气囊减震独立悬挂,两个气囊减震独立悬挂分别与两个车轮对应,气囊减震独立悬挂配置在悬挂和房车底盘之间,所述气囊减震独立悬挂包括气囊底座,所述气囊底座上固定安装气囊和悬挂支撑点,所述气囊的上端抵住房车底盘,所述气囊的上进气口处安装气压传感器,两个气囊减震独立悬挂的气囊之间通过电磁阀连通,电磁阀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调节和分配两个气囊的气压值。
所述悬挂支撑点与房车底盘活动连接,所述气囊底座固定安装在两个车轮的主梁上。
所述气压传感器用于检测气囊内的气压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荣成怡丰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荣成怡丰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549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