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电缆制造用绝缘生产交联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54033.0 | 申请日: | 2021-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66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蔡栋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方正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14 | 分类号: | H01B13/14;H01B1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都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27 | 代理人: | 邱丹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电缆 制造 绝缘 生产 交联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电缆制造用绝缘生产交联设备,包括挤出机组、转向机构和收卷机组,所述转向机构位于挤出机组和收卷机组之间的一段设置,且转向机构分为第一转向机组、第二转向机组和第三转向机组,所述挤出机组与收卷机组之间经过转向机构转向设置有绝缘电力电缆。本发明通过设有限位防晃装置,使加热套管和冷却套管前后左右侧的若干个限位防晃装置同时向加热套管或冷却套管的中心移动,直至无限接近绝缘电力电缆,从而使限位防晃装置将绝缘电力电缆的位置进行限制,防止绝缘电力电缆在输送的过程中晃动,产生晃动,或与管道内壁磨损,影响绝缘电力电缆的成品效率,并且经过防晃辊与防晃架之间为转动连接,从而减小磨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电缆制造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力电缆制造用绝缘生产交联设备。
背景技术
电力电缆绝缘偏心是反映绝缘生产加工能力的一个考核指标,国家标准GB/T12706规定电缆绝缘偏心度不可大于15%。标准规定绝缘偏心度计算方式为同一横截面上(绝缘最大厚度-绝缘最小厚度)÷绝缘最大厚度×100%。随着工程项目对产品性能指标要求的提升,优质项目所需要的优质电缆要求绝缘偏心从国标的不大于15%提升到不大于6%,更有严格的项目需要偏心控制到不大于5%水平。
目前现有技术生产电力电缆绝缘主要采用三层共挤和硫化管交联方式,生产型式主要有悬链线(CCV)和立塔(VCV)两种型式。悬链线(CCV)生产型式的绝缘挤出方式和硫化管交联方式为悬链卧式分布,绝缘在高温挤出、硫化过程中,由于重力作用,绝缘偏心很难控制;虽然工程技术人员在现有CCV技术上有研发了上下旋转式牵引、下牵引搓线装置等技术,但由于悬链线两端跨度大,除了重力造成偏心外还有设备协调性造成的悬垂抖动等问题,目前偏心控制水平只能确保在10%以内。另一种立塔(VCV)生产交联型式,其绝缘挤出和交联方式为直线垂直布置,很好的解决了绝缘因重力和悬链抖动的偏心难以控制问题,绝缘偏心可控制在5%以内,但由于垂直硫化管长度问题带来的立塔成本造价高,建设安全风险大,以及因高度限制造成硫化管长度短后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一般只应用于市场需求量不大且技术水平较高的高压、超高压电缆的生产;针对于市场需求量大的中压产品,一般采用悬链线(CCV)型式生产。
其中专利号为CN210378607U公开了一种优质电力电缆用绝缘生产交联装置,该装置在使用时包括挤出机组置于三层平台,可调转向轮置于负一层平台,固定转向轮置于二层平台,出线密封、收线架置于一层平台;挤出机组与可调转向轮之间从上到下由垂直段加热管和垂直段下行冷却管组成;可调转向轮与固定转向轮之间由垂直段上行冷却管组成,但是该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缺陷:该装置在对绝缘线芯的制造过程中垂直段加热管和垂直段下行冷却管,不能得到有效的对线管进行限位,使得线芯与管道之间的中心不能始终位于同一竖直线上,并再传输的过程中导致绝缘线芯在产生偏心,与管道内壁产生磨损,从而影响电缆整体的稳定性,并且容易导致电缆磨损,以及在加热和冷却的过程中,加热冷却不均匀,影响电缆成型,并且制作不同粗细的电缆需要来回更换不同的管道,生产效率低。
因此,发明一种电力电缆制造用绝缘生产交联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力电缆制造用绝缘生产交联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电缆制造用绝缘生产交联设备,包括挤出机组、转向机构和收卷机组,所述转向机构位于挤出机组和收卷机组之间的一段设置,且转向机构分为第一转向机组、第二转向机组和第三转向机组,所述挤出机组与收卷机组之间经过转向机构转向设置有绝缘电力电缆,所述绝缘电力电缆位于挤出机组和第一转向机组之间的一段设置有加热套管,位于第二转向机组和第三转向机组之间的一段为冷却套管,所述绝缘电力电缆位于加热套管和冷却套管的一段均为垂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套管和冷却套管内部前后左右均设置有若干个限位防晃装置,且左右两个限位防晃装置为水平对齐设置,前后两个限位防晃装置为水平对齐设置,且左右两个限位防晃装置和前后两个限位防晃装置为水平错开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方正机电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方正机电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540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