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磁波吸收片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50738.5 | 申请日: | 2018-03-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75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广井俊雄;藤田真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5K9/00 | 分类号: | H05K9/00;H01Q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金鲜英;陈彦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波 吸收 | ||
本发明实现一种能够良好地吸收毫米波频带以上的高频电磁波且具有充分可挠性的电磁波吸收片。该电磁波吸收片具备包含粒子状的电磁波吸收材料(1a)和橡胶制粘合剂(1b)的电磁波吸收层(1)、以及配置于所述电磁波吸收层的背面的电介质层(2),所述电磁波吸收材料为在毫米波频带以上的频带进行磁共振的磁性氧化铁,所述电介质层为非磁性且具有可挠性,所述电介质层的复相对介电常数的实部为2以上6以下,进一步,所述电介质层为二层以上。
本申请是原申请、申请日为2018年3月13日,申请号为201880008120.2,发明名称为“电磁波吸收片”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吸收电磁波的电磁波吸收片,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通过磁共振来吸收电磁波的电磁波吸收材料、吸收毫米波频带以上的高频电磁波且具有可挠性的电磁波吸收片。
背景技术
为了避免从电路等释放到外部的泄漏电磁波、不期望反射的电磁波的影响,使用吸收电磁波的电磁波吸收片。
近年来,在手机等移动通信、无线LAN、自动收费系统(ETC)等中,作为具有几千兆赫兹(GHz)的频带的厘米波,进一步具有从30千兆赫到300千兆赫频率的毫米波带、超过毫米波频带的高频频带的电磁波,也正在进行利用具有1太赫兹(THz)频率的电磁波的技术研究。
与利用这种更高频率的电磁波的技术趋势相对应,即使在吸收不需要的电磁波的电磁波吸收体、形成为片状的电磁波吸收片中,对能够吸收从千兆赫频带到太赫兹频带的电磁波的期望也提高了。
作为吸收毫米波带以上的高频频带的电磁波的电磁波吸收体,提出了一种具有在磁性相中具有在25~100千兆赫范围内发挥电磁波吸收性能的ε-氧化铁(ε-Fe2O3)晶体的粒子的填充结构的电磁波吸收体(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还提出了一种片状取向体,通过使ε-氧化铁的微细粒子与粘合剂一起混炼,在粘合剂的干燥固化时从外部施加磁场而提高了ε-氧化铁粒子的磁场取向性(参照专利文献2)。
进一步,作为具有弹性的电磁波吸收片,提出了一种在硅橡胶中分散有碳纳米管的能够吸收厘米波的电磁波吸收片(参照专利文献3)。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6048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6-13573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1-23383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将从产生电磁波的产生源泄漏的泄漏电磁波屏蔽的情况下,必须对覆盖作为对象的电路部件的外壳等配置电磁波吸收材,特别是在配置部位的形状不是平面形状的情况下,与使用固体状的电磁波吸收体相比,使用具备可挠性的电磁波吸收片时便利性高,因此优选。
但是,作为能够吸收毫米波频带即几十千兆赫以上频率的电磁波的电磁波吸收构件,并未实现具有充分可挠性的片状的电磁波吸收片。
本公开为了解决以往的课题,其目的在于实现一种能够良好地吸收毫米波频带以上的高频电磁波、且具有充分可挠性的电磁波吸收片。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申请中公开的电磁波吸收片的特征在于,具备包含粒子状的电磁波吸收材料和橡胶制粘合剂的电磁波吸收层、以及配置于上述电磁波吸收层的背面的电介质层,上述电磁波吸收材料为在毫米波频带以上的频带进行磁共振的磁性氧化铁,上述电介质层为非磁性且具有可挠性,上述电介质层的复相对介电常数的实部为2以上6以下,进一步,上述电介质层的厚度为10μm以上100μm以下。
发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麦克赛尔株式会社,未经麦克赛尔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507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