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水洗阻燃粘胶面料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50635.9 | 申请日: | 2021-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20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天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爱梦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2/08 | 分类号: | D01F2/08;D01D1/02;D01D5/06;D01D5/12;D02G3/02;D02G3/44;D04B1/16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张抗震 |
地址: | 314306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水 阻燃 粘胶 面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水洗阻燃粘胶面料,粘胶面料中包括阻燃粘胶纤维;粘胶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浸渍、压榨、老成、黄化、纺前注入、纺丝、集束、牵伸、切断、水洗一、脱硫、水洗二、酸洗、水洗三、上油浴、烘干、打包。在纺丝前将阻燃剂水分散液、超支化纳米纤维素水分散液和分散剂,采用纺前注射系统均匀加入纺丝胶中。所使用的阻燃粘胶在生产中,采用纺丝前将阻燃剂水分散液、超支化纳米纤维素水分散液和分散剂,采用纺前注射系统均匀加入纺丝胶中,使得阻燃剂在后续凝固浴中阻燃剂的残留率高,并且提高了阻燃剂和纳米纤维素的分散性能,使得阻燃剂的分散更均匀。阻燃剂的残留率超过了95%,限氧指数超过了33%。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阻燃粘胶面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耐水洗阻燃粘胶面料。
背景技术
目前主要的阻燃面料有:后整理阻燃面料,如纯棉、涤棉等;本质阻燃面料,如芳纶、腈棉、杜邦凯夫拉、诺梅克斯、澳大利亚PR97等。根据市场内情分析,北美、中美和欧洲阻燃(FR)技术发展势头特好。美国南卡罗莱纳州Spartanburg的Apexical有限公司(原Apex化学生产公司)技术市场经理John Phifer说,这种形势预示市场将继续发展,并需要创新;特别是对能通过加利福尼亚州/消费产品安全委员会(CPSC)床上用品标准和非卤素阻燃处理方面的技术更感兴趣。
普通的粘胶短纤维发展至今已经有100年历史了,其质量指标要求及检测方法见GB/T14463-2008标准,不具有阻燃性,只能用于传统普通编织业。阻燃纤维一般用于特种作业环境、及家居物品领域,作为服装、装饰、工业用布等。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永久阻燃纤维,目前多为永久阻燃聚酯或芳纶、腈棉、杜邦凯夫拉、诺梅克斯等。目前较多的永久阻燃纤维阻燃性能较好,但其较大的热收缩作为特种防护面料会造成二次伤害,且吸湿、透气等服用性能较差。另一关是表面附着阻燃剂的纤维或织物,不耐水洗、日晒,经长期使用,表面阻燃成分脱落失效,阻燃性能达不到设计要求。在公开号为CN1904156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阻燃粘胶短纤维及其生产工艺,是利用在粘胶纤维生产过程中加入阻燃剂,使得粘胶纤维具有永久的阻燃效果。但是所加入的阻燃剂的分散情况不佳并且阻燃剂残留率较低,造成阻燃粘胶阻燃效果的不佳。现有的粘胶短纤在应用于纺织生产,尤其是应用于阻燃纺织产品中时,并不能发挥很好的阻燃作用,阻燃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亟待具有良好阻燃性的粘胶短纤纱线同时能符合美国联邦标准16CFR 1633和和英国BS5852防火标准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水洗阻燃粘胶面料,在纺丝前注入阻燃剂水分散液和超支化纳米纤维素水分散液和分散剂,使得阻燃剂在后续凝固浴中阻燃剂的残留率高,提高了阻燃剂的利用率,并且提高了阻燃剂和纳米纤维素的分散性能,使得阻燃剂的分散更均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耐水洗阻燃粘胶面料,所述粘胶面料中包括阻燃粘胶纤维;所述粘胶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浸渍:将纤维素浆粕放入浸渍桶内,浸渍液温度为56-58℃,时间为30-35min,浓度为220-235g/L,V-388用量占甲纤含量的0.08-0.10%;
(2)压榨:将原料用压榨机压榨粉碎,定积重为130-140g/L;
(3)老成:将粉碎后的原料老成,温度为52-55℃,出口铜粘为50-52mp;
(4)黄化:二硫化碳对甲纤加入量32-34%,黄化时间为25-35分钟,温度25-30℃;
(5)纺前注入:在纺丝前将阻燃剂水分散液、超支化纳米纤维素水分散液和分散剂,采用纺前注射系统均匀加入纺丝胶中;
所述阻燃剂水分散液中含有180-200g/L的偏硅酸钠;所述超支化纳米纤维素水分散液中含有50-100g/L的超支化聚酰胺功能化纳米纤维素和乙二胺改性纳米纤维素;偏硅酸钠以二氧化硅计占甲纤的加入量为44-4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爱梦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浙江爱梦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506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杂原子稠环胺化合物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洁净门门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