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种养结合农业循环系统及动物粪污水肥化利用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49321.7 | 申请日: | 2021-09-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415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 发明(设计)人: | 齐自成;张琦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A01G22/00 | 分类号: | A01G22/00;A01G22/20;A01G22/40;A01C23/04;A01G17/00;A01K1/00;A01K1/01;A01K31/00;A01K31/04;C05F3/06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任欢 |
| 地址: | 250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结合 农业 循环系统 动物 污水 利用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种养结合农业循环系统及动物粪污水肥化利用工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动物粪污污染环境且养殖成本较高的问题,具有充分利用动物粪污富氮的特点,降低养殖成本的有益效果,具体方案如下:一种种养结合农业循环系统,包括动物粪液肥化单元,包括对动物粪便进行发酵的发酵机构、对发酵完的动物粪便进行稀释的稀释池,发酵机构同稀释池连接且位于稀释池的侧部;第一作物种植单元,围绕动物粪液肥化单元的周侧布置,稀释池与若干液肥输送管道连接,液肥输送管道铺设至第一作物种植单元处以向第一作物种植单元输送液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粪循环利用领域,尤其是种养结合农业循环系统及动物粪污水肥化利用工艺。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从农田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角度看,土壤中的氮素流是一种不断转换形态,并有多通道循环的物质流。它的第一个基本特征是随着生物生产活动的不断强化和氮素的有机化,氮在土壤圈中将不断富集和表聚。氮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一般集中于生命活动最活跃的部分(新叶、分生组织、繁殖器官)。因此,氮素供应的充分与否和植物氮素营养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状况。农作物生育的有些阶段,是氮素需要多,氮营养特别重要的阶段,例如禾本科作物的分蘖期、穗分化期,棉花的蕾铃期,经济作物的大量生长及经济产品形成期等。在这些阶段保证正常的氮营养,就能促进生育,增加产量。此外,不同作物对于氮素的需求也存在较大差别。生长周期内对氮素需求量大的作物一般称为高氮作物。高氮作物成熟后往往具有植物蛋白含量高,营养丰富等特点。
畜、禽养殖一直是养殖业结构的得力抓手,是养殖业转型升级、居民调整饮食结构的一个方向。以肉鸭为例,2020年我国肉鸭出栏量约49亿只,养鸭量约占世界总量的74%。大规模的鸭养殖势必会产生大量鸭粪污。鸭粪,当然其他畜禽养殖产生的粪污主要是粪尿混合物,主要成分为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矿物质并具备良好的营养性,肉鸭粪污中存在着丰富的氮(N)、磷(P)、钾(K)等元素以及重金属和抗生素等,具备资源利用价值与污染环境双重特质。
然而,发明人发现,现有的禽类、牲畜规模化养殖引起了一些问题。一方面,部分牲畜的粪污不能及时进行处理,带来了一定的环境问题;部分禽类如鸭的粪污具有含水率大、固液分离难等特点,导致其处理困难,同样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另一方面,随着饲料价格上涨,禽类、牲畜的养殖成本较高,且连年升高,造成养殖业门槛逐年抬高,不利于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种养结合农业循环系统,充分利用动物粪污富氮特点,建立种养结合的农业循环体系,将动物养殖中的粪污转化为作物种植中的肥料,同时所种作物还可以供给动物作为饲料,降低养殖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种养结合农业循环系统,包括:
动物粪液肥化单元,包括对动物粪污进行发酵的发酵机构、对发酵完的动物粪污进行稀释的稀释池,发酵机构同稀释池连接且位于稀释池的侧部;
第一作物种植单元,围绕动物粪液肥化单元的周侧布置以种植作物,稀释池与若干液肥输送管道连接,液肥输送管道铺设至第一作物种植单元处以向第一作物种植单元输送液肥。
上述的循环系统,动物粪污富氮,动物粪液肥化单元能够对动物粪污进行发酵和稀释,稀释后形成液肥,可用于向第一作物种植单元输送液肥,充分利用动物粪污,大大降低环境污染,整体能够将动物粪污转化为作物种植中的肥料,第一作物种植单元种植的作物可供给动物作饲料,有利于降低养殖成本。
如上所述的一种种养结合农业循环系统,为了充分利用制备的液肥,还包括第二作物种植单元,第二作物种植单元位于所述第一作物种植单元的周侧,所述液肥输送管道还布设至第二作物种植单元处,还向第二作物种植单元输送液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未经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493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爆旋转开关
- 下一篇:肺功能辅助治疗恢复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