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尾砂膏体搅拌实验装置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47859.4 | 申请日: | 2021-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40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杨柳华;苏芮;焦华喆;陈峰宾;陈新明;王金星;高炀;赵宇;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1/14 | 分类号: | G01N11/14;B01F13/10;B01F15/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郑园 |
地址: | 454000 河南省焦***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尾砂膏体 搅拌 实验 装置 使用方法 | ||
1.一种全尾砂膏体搅拌实验装置,包括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搅拌箱(11),搅拌箱(11)内设有水平设置的搅拌轴(19),搅拌轴(19)与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搅拌箱(11)的内部通过动静分离板(12)分为搅拌腔和出料腔,所述搅拌腔上部设有进料机构,搅拌腔内设有连接在搅拌轴(19)上的搅拌组件;所述出料腔的上部设有图像采集件,出料腔的下部设有出料口(13);所述搅拌腔与出料腔内均设有监测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尾砂膏体搅拌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机构包括尾砂浆管道(5)、凝胶材料管道(6)、外加剂管道(7)和补水管道(8),尾砂浆管道(5)、凝胶材料管道(6)、外加剂管道(7)和补水管道(8)均固定在搅拌箱(11)上,所述尾砂浆管道(5)、凝胶材料管道(6)、外加剂管道(7)和补水管道(8)上分别设有电磁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尾砂膏体搅拌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砂浆管道(5)的进料端连接有立式搅拌机(9),尾砂浆管道(5)上蠕动泵(10)。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全尾砂膏体搅拌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至少三个搅拌叶片(4),搅拌叶片(4)均匀连接在搅拌轴(19)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尾砂膏体搅拌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片(4)包括搅拌臂(16)和叶片(20),搅拌臂(16)的一端与叶片(20)相连接、另一端设有搅拌夹(17),搅拌夹(17)连接在搅拌轴(19)上。
6.根据权利要求1~3、5任一项所述的全尾砂膏体搅拌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1),电机(1)的输出轴与搅拌轴(19)相连接,电机(1)的输出轴上设有扭矩传感器(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尾砂膏体搅拌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件包括膏体图像精密采集仪(3),膏体图像精密采集仪(3)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搅拌箱(11)的上部且与出料箱相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尾砂膏体搅拌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组件包括至少三对水分时空分布监测仪(14),水分时空分布监测仪(14)均布在搅拌箱(11)内。
9.根据权利要求1~3、5、7、8任一项所述的全尾砂膏体搅拌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箱(11)的下部设有支架,支架的下部设有滚轮,搅拌箱(11)的上方设有箱盖。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全尾砂膏体搅拌实验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首先,调整动静分离板(12)的位置,使搅拌箱的内部分为合适的搅拌腔和出料腔,立式搅拌机(9)搅拌尾砂浆进行备料;
S2:尾砂浆管道(5)、凝胶材料管道(6)、外加剂管道(7)和补水管道(8)上的电磁阀均打开,控制机构控制蠕动泵(10)启动,将立式搅拌机(9)内的尾砂浆通过尾砂浆管道(5)输送到搅拌腔内,同时,尾砂浆、凝胶材料、外加剂和水按照一定的比例添加到搅拌腔内;
S3:启动电机(1)带动搅拌轴(19)转动,扭矩传感器(2)监测搅拌轴(19)转速,搅拌轴(19)带动搅拌叶片(4)旋转,对搅拌腔内的尾砂浆、凝胶材料、外加剂和水进行搅拌,直至将其搅拌为膏体,在搅拌过程中,水分时空分布监测仪(14)对膏体进行实时监测,并采集膏体水分状态数据;
S4:搅拌好的膏体进入出料腔,膏体图像精密采集仪(3)采集进入出料腔的膏体状态数据,完成采集的膏体通过出料口(13)排出;
S5:将扭矩传感器(2)采集到的搅拌轴(19)转速、水分时空分布监测仪(14)采集的膏体水分状态数据和膏体图像精密采集仪(3)采集的膏体状态数据传输到控制器上,并形成若干组膏体试验数据;
S6:控制器对膏体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尾砂浆、凝胶材料、外加剂和水在不同比例下产生不同膏体的状态数据,通过对比不同膏体状态数据找到最佳膏体状态下尾砂浆、凝胶材料、外加剂和水的比例参数,并将其投入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4785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