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46620.5 | 申请日: | 2021-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9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孙晓宇;李石超;董旭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东源热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10/00 | 分类号: | F23C10/00;F23C10/18;F23C10/20;B02C13/06;B02C13/20;B02C1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5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流化床 锅炉 燃烧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装置,涉及流化床锅炉领域,其包括炉体,炉体下端部固设有渣斗,炉体下端部沿水平方向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布风管,布风管均呈矩形板状,布风管均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排出风口,布风管的两端均与炉体转动连接且延伸至炉体外,炉体设有驱动所有布风管同步转动的驱动装置。使用者控制驱动装置带动所有布风管同步转动,矩形板状的布风管由水平状态转动至竖直状态的过程中,相邻布风管之间的间距逐渐变大,大尺寸的煤渣等不燃物在重力作用下滑落至渣斗内,本申请可调整布风管之间的间距,具有便于及时清理炉膛内的大体积煤渣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化床锅炉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装置。
背景技术
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流态化燃烧,目前广泛应用于工业及电站发电行业中,相比于老式火力发电锅炉,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燃料经过多次循环燃烧,燃烧效率更高,且对不同燃料的适应性更高。
现有的循环流化床锅炉一般采用破碎机等器械将煤炭等燃料进行破碎后输送至锅炉的炉膛内,使煤炭在炉膛下端部布风管的风力作用下在炉膛内呈现流态化悬浮燃烧,布风管的两端一般直接固定在炉膛的内壁上,为保障及时向炉膛的不同位置通入足够的风量,布风管一般沿炉膛的截面布置有多根,且彼此之间的间距较小,由布风管处的排渣管将落在布风管上的煤灰及煤渣及时排出。
发明人认为,当破碎机出现故障导致对煤炭破碎程度不足,或当煤炭较为湿润导致破碎后的煤炭在输送至锅炉的过程中发生结块,上述多种情形容易导致部分大于布风管间距的煤炭进入炉膛,这部分煤炭燃烧后形成体积较大的煤渣,难以被排渣管排出,容易影响布风管出风,甚至容易导致排渣管堵塞,目前一旦出现这类问题,必须停机对炉膛内部进行清理,清理过程极为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便于及时清理炉膛内的大体积煤渣,本申请提供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装置。
本申请提供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装置,包括炉体,炉体下端部固设有渣斗,所述炉体下端部沿水平方向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布风管,布风管均呈矩形板状,布风管均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排出风口,布风管的两端均与炉体转动连接且延伸至炉体外,炉体设有驱动所有布风管同步转动的驱动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控制驱动装置带动所有布风管同步转动,矩形板状的布风管由水平状态转动至竖直状态的过程中,相邻布风管之间的间距逐渐变大,使大尺寸的不燃物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滑落至渣斗内进而排出,便于及时清理炉膛内的大体积煤渣。
可选的,所述渣斗呈锥台状且从上到下截面积逐渐减小,渣斗内设有两根相互平行的转辊,两根转辊均沿其周向固设有若干拨片,两个转辊的拨片交叉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辊带动拨片转动,进而拨动煤渣,同时拨片可将结块、聚堆的煤渣打碎,不易出现排渣不畅或堵塞的现象,便于及时清理炉膛内的大体积煤渣。
可选的,所述布风管一侧均设有清理风管,清理风管靠近对应布风管另一侧的方向开设有若干清理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理风管沿布风管的上端面吹风,加快煤渣及不燃物的掉落,同时可将一些粘附在布风管上的不燃物吹落,进而提高了清理速度,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
可选的,所述布风管固设有若干出风管,出风管与出风口一一对应且连通,出风管背离布风管的一端均固设有防尘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风管开口高于布风管外表面,煤渣及不燃物滑落时不易进入布风管内,同时防尘网可减少煤灰飘落至布风管内,不易发生布风管堵塞的现象。
可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气缸和若干第一齿轮,第一气缸与炉体固定连接,第一齿轮与布风管一一对应且固设于对应布风管靠近第一气缸的一端,第一气缸输出端固设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齿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东源热电有限公司,未经烟台东源热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466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的Ecotan皮革鞣制工艺
- 下一篇:一种双面割圈绒针织机的针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