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连杆悬架机构及摩托车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046185.6 | 申请日: | 2021-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13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 发明(设计)人: | 冯云;何进;杨林;刘远平;高旭;孙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隆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K25/20 | 分类号: | B62K25/20;B62J9/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吕小琴 |
| 地址: | 401329 重庆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杆 悬架 机构 摩托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连杆悬架机构及电动摩托车,包括连杆组件和减震器,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二连杆以两端可以绕铰接轴线摆动的方式铰接于车架,第一连杆的第一端部向后铰接于电动摩托车的摇臂,第一连杆的第二端部向前铰接第二连杆的第一端部,减震器的两端分别铰接于第一连杆的设定位置和第二连杆的第二端部;本发明与常见的悬架系统相比,减震器未直接设置于车架和摇臂之间,大幅提升避震效果,提升了乘骑舒适性和操控安全性;改变了减震器的安装方位,将受力分解到水平方向,进一步提升了乘骑舒适性和操控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摩托车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连杆悬架机构及摩托车。
背景技术
悬架结构是摩托车的关键部件,缓冲路面不平以及障碍的关键,影响到驾乘的舒适性和操控的安全性。
现有技术中,悬架结构主要包括:
1、传统双摇臂双减震悬架。缺点是:
a.摇臂和减震需双侧布置,结构繁杂;
b.减震器上方安装在车架上,下方安装在摇臂上,后轮的冲击直接传递到车架,避震效果不好;
c.双侧减震因左右差异带来不稳定性;
2、直推式或多连杆式中置悬架。缺点是:
a.占用中部空间,无法布置大型置物箱;
b.减震器上方安装在车架上,下方安装在摇臂上或连杆机构上,后轮的冲击直接传递到车架,避震效果不好;
3、单侧后摇臂加直推式后减震。缺点是:
a.减震器上方安装在车架上,下方安装在摇臂上,后轮的冲击直接传递到车架,避震效果不好;
b.如车架安装点与摇臂安装点错位较大时,无法实现安装;
4、CN201820514067.0多连杆避震总成,减震器下方安装在摇臂上,后轮的冲击仍可直接传递到车架,避震效果仍不理想。
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多连杆悬架机构,能够提升避震效果,提升了乘骑舒适性和操控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多连杆悬架机构,能够升避震效果,提升乘骑舒适性和操控安全性。
本发明的多连杆悬架机构,包括摇臂、连杆组件和减震器,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以两端可以绕铰接轴线摆动的方式铰接于车架,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部向后铰接于摇臂,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部向前铰接第二连杆的第一端部,所述的向前和向后与电动摩托车前轮后轮布置方向对应,前轮为向前,后轮为向后,所述减震器的两端分别铰接于第一连杆的设定位置和第二连杆的第二端部,所述的设定位置依据设计数据结果得出,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布置,在此不再赘述;
摇臂是摩托车(或电动摩托车)的现有结构,连接于车架以及车后轮之间,形成可摇动的支撑结构,当后轮遇到路面激励冲击,后轮与摇臂绕车架与摇臂的安装点上/下摆动,也就是摇臂与车架的安装点铰接连接;第一连杆的第一端部向后铰接于电动摩托车的摇臂,第一连杆的第二端部向前铰接第二连杆的第一端部,当后轮以摇臂的长度为半径,绕车架与摇臂的安装点上/下摆动时,第一连杆同时上/下运动,推动第二连杆;第二连杆以两端可以绕铰接轴线摆动的方式铰接于车架,第二连杆的两端从而绕第二连杆与车架连接点作上/下摆动;减震器的两端分别铰接于第一连杆的设定位置和第二连杆的第二端部,此时由第一连杆传递过来的力推动第二连杆的第一端部,从而使第二连杆的第二端部推动减震器压缩在第一连杆上;与常见的悬架系统相比,本机构的减震器未安装在车架和摇臂之间,而是安装在连杆组件上与连杆组件一起摆动,减震器在连杆组件的运动过程中开展压缩与复原工作,后轮的冲击不直接由车架吸收,大幅提升避震效果,提升了乘骑舒适性和操控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隆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隆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461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组分无溶剂型聚氨酯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前面板总成及摩托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