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银层圆铜线加工用镀银设备及其加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45264.5 | 申请日: | 2021-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7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 发明(设计)人: | 彭国安;左新国;谭德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鹰潭安禄洪线缆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5D17/00 | 分类号: | C25D17/00;C25D21/10;C25D5/50;C25D7/06 |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程嘉炜 | 
| 地址: | 335000 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经济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银层圆 铜线 工用 镀银 设备 及其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层圆铜线加工用镀银设备及其加工方法,具体涉及圆铜线镀银设备领域,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部固定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第一壳体内部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部设有搅拌机构,所述第二腔体内部设有预处理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转杆,所述转杆外端固定设有多个拨板,所述预处理机构包括两个第一转辊,所述第一转辊外端固定设有吸水棉。本发明通过搅拌机构使得镀液被搅动而充分混合,提高了镀银效率,而在两个第一转辊转动时会通过吸水棉将圆铜线外端残留的镀液擦掉并吸走,而吸水棉上吸附的镀液再被第二转辊挤出,预处理机构提高了圆铜线的镀银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圆铜线镀银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银层圆铜线加工用镀银设备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力传输时各种电线是必不可少的,根据不同金属的特性其制成的电线用途也不同,其中铜和银等金属的导电效果良好,但银的成本较高,因此铜常用于制作电线,而为了进一步提高铜线的导电以及使用效果,可对铜线进行镀银,铜线镀银后不仅导电效果更好,还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耐腐蚀和高温抗氧化性能力,广泛应用于电子、通信、航天航空以及军工等领域,同时银的化学稳定性高,因此能耐碱和一些有机酸的腐蚀,在空气中一般不与氧气发生反应。
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在对圆铜线镀银加工时镀液中靠近圆铜线的银离子会被快速置换出,导致镀液中银离子分布不均匀,降低了圆铜线的镀银效率,而在从镀液中出来烘干时常见的是直接用热风机进行烘干,但此时圆铜线上残留有大量的镀液,直接用热风机的烘干效果较差,导致降低了镀银加工的工作效率。
因此,发明一种银层圆铜线加工用镀银设备及其加工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银层圆铜线加工用镀银设备及其加工方法,通过第一电机带动转杆和拨板转动,使得镀液被搅动而充分混合,而在两个第一转辊转动时会通过吸水棉将圆铜线外端残留的镀液擦掉并吸走,而吸水棉上吸附的镀液经过第一转辊与第二转辊的相对转动被挤出,搅拌机构和预处理机构提高了圆铜线的镀银工作效率,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银层圆铜线加工用镀银设备,包括第一壳体和热风机,所述热风机固定设在第一壳体一侧,所述第一壳体内部固定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第一壳体内部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部设有搅拌机构,所述第二腔体内部设有预处理机构;
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转杆,所述转杆设在第一腔体内部,且所述转杆前侧与第一腔体内部前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转杆外端固定设有多个拨板;
所述预处理机构包括两个第一转辊,两个第一转辊前后两端分别与第二腔体内部前后两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辊外端固定设有吸水棉,两个所述第一转辊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有第二转辊,所述第二转辊外端与吸水棉外端相接触,所述第二腔体内部固定设有两个储液槽,所述储液槽设在第一转辊与第二转辊底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顶端固定设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设在第二腔体顶部,所述第二壳体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壳体底端固定设有风罩,所述风罩设在第二腔体内部,所述第二壳体底端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设在风罩顶部。
优选的,所述风罩底端固定设有风管,所述风管设在第二腔体内部并延伸至第一壳体一侧,所述风管一端与热风机出风口固定连接,所述风罩与风管均设在预处理机构一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后侧固定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贯穿第一壳体后侧并延伸至第一腔体内部,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外端与第一腔体内部后侧通过密封轴承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前侧与转杆后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后侧的输出轴均设在第二腔体内部并延伸至第一壳体后侧,所述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后侧的输出轴外端分别固定设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均设在第一壳体后侧,两个所述第一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互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鹰潭安禄洪线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鹰潭安禄洪线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452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