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青脆李根瘤病的高效防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44968.0 | 申请日: | 2021-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948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袁项成;杨梅;向苹苇;刘雪峰;马晓丽;曾德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13/00 | 分类号: | A01G13/00;A01G17/00;A01N41/08;A01N43/38;A01N61/00;A01N59/20;A01N43/46;A01N43/16;A01N63/20;A01P1/00;A01P3/00;A01P2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东唐智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61 | 代理人: | 罗言刚 |
地址: | 4041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青脆李 根瘤 高效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青脆李根瘤病的绿色高效防控方法,涉及新型青脆李的栽培疾病防控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挑选合适的青脆李品种;步骤二:调查土壤情况;步骤三:选用无病苗木栽植,栽植前用药物液蘸根;步骤四:开设灌窝孔;步骤五:用波尔多液进行第一次灌窝杀菌;步骤六:在灌窝同时,将发病树的树枝和病瘤进行修剪,然后用消毒溶液清洁切口;步骤七:滴灌植物生长调节剂并滴灌微量元素;步骤八:第一次灌窝后7‑10天,用生物杀菌剂灌窝;步骤九:7‑10天后进行二次灌窝。本发明通过该方法的设计,使得装置便于完成对青脆李的根瘤病进行绿色高效稳定的防控以及治疗,大大提高了整体的防控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型青脆李的培育疾病防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青脆李根瘤病的绿色高效防控方法。
背景技术
青脆李随着社会的进步,其品种得到了进步,现有的青脆李无裂果和采前落果现象,抗病虫能力较强,对李穿孔病、红点病抗性强,抗旱能力强,适应性较强,在平地、坡地、山地均可栽,但是,现有的青脆李在容易受到根瘤病的影响,现有的防控方法不便于对根瘤病进行绿色高效的防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青脆李根瘤病的绿色高效防控方法,以解决现有的问题:现有的青脆李在容易受到根瘤病的影响,现有的防控方法不便于对根瘤病进行绿色高效的防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青脆李根瘤病的高效防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挑选合适品种的青脆李品种;
步骤二:调查土壤情况;
步骤三:选用无病苗木栽植,栽植前用药物液蘸根;
步骤四:开设灌窝孔;
步骤五:用波尔多液进行第一次灌窝杀菌;
步骤六:在灌窝同时,将发病树的树枝和病瘤进行修剪,然后用消毒溶液清洁切口;
步骤七:滴灌植物生长调节剂并滴灌微量元素;
步骤八:第一次灌窝后7-10天,用生物杀菌剂灌窝;
步骤九:7-10天后进行二次灌窝。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包括两种情况,其中一种所述情况土壤中存在线虫,另一个所述情况为正常。
优选的,所述生物杀菌剂包括靓果胺、大蒜素和ABT生根粉。
优选的,所述生长调节剂包括复合腐植酸、土壤悬液、硫酸铜、杀菌活性物质粗提液3、氮酮、井岗霉素、甘油、植枯灵和水。
优选的,所述复合腐植酸的配比为26%-30%,所述土壤悬液的配比为1%-22%,所述硫酸铜的配比为3%-17%,所述杀菌活性物质粗提液的配比为8%-11%,所述氮酮的配比为5%-11%,所述井岗霉素的配比为9%-10%,所述甘油的配比为12%-14%,所述植枯灵的配比为2%-5%,所述水的配比为30%-40%。
优选的,所述药物液为根癌宁和水,所述根癌宁与水的比例为3:1。
优选的,所述消毒溶液具体为100倍硫酸铜溶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该方法的设计,使得装置便于完成对青脆李的根瘤病进行绿色高效稳定的防控以及治疗,大大提高了整体的防控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青脆李根瘤病的高效防控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挑选合适的青脆李品种;
步骤二:调查土壤情况;
步骤三:选用无病苗木栽植,栽植前用药物液蘸根;
步骤四:开设灌窝孔;
步骤五:用波尔多液进行第一次灌窝杀菌;
步骤六:在灌窝同时,将发病树的树枝和病瘤进行修剪,主要采用短剪,然后用消毒溶液清洁切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未经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449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