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极电极体系电解水制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44964.2 | 申请日: | 202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26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陈长伦;何建波;丁军;赵梦杰;陈秋远;项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安徽省能源实验室) |
主分类号: | C25B9/30 | 分类号: | C25B9/30;C25B11/036;C25B1/04;C25B15/023 |
代理公司: | 合肥洪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4 | 代理人: | 郎海云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极 体系 电解水 装置 | ||
1.一种基于双极电极体系电解水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解槽:内设置一金属材质的隔板(4)并通过隔板(4)分隔形成阳极析氧室(1)和阴极析氢室(2);
三个电极:对电解水生成氢气具有催化作用的析氢催化电极(21)、对电解水生成氧气具有催化作用的析氧催化电极(11)、以及双极电极(3);
碱性电解液:在阳极析氧室(1)中的产氧气,在阴极析氢室(2)中的产氢气;所述双极电极(3)为一可将位于所述阳极析氧室(1)和阴极析氢室(2)的两个电极端进行切换的活动电极;
所述双极电极(3)连接有控制双极电极(3)两个电极端进行切换插入所述阳极析氧室(1)和阴极析氢室(2)的电极控制切换机构;所述双极电极(3)为一圆柱状结构;所述隔板(4)上设置有与双极电极(3)相配合的且呈竖直状设置的槽道(41);
所述双极电极(3)的顶部连接所述电极控制切换机构,所述电极控制切换机构为一包括电性连接的转动电机A和处理器;所述双极电极(3)的材质为泡沫镍及掺杂钴,在碱液中镍表面发生阳极氧化生成Ni(OH)2/NiOOH氧化物覆盖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极电极体系电解水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极电极(3)替换为包括一U型电极本体(301),所述U型电极本体(301)具有可分别插入阳极析氧室(1)和阴极析氢室(2)内的第一电极段(302)和第二电极段(303);
所述第一电极段(302)和第二电极段(303)均为泡沫镍及掺杂钴,碱液中镍表面发生阳极氧化生成Ni(OH)2/NiOOH氧化物覆盖层;
所述U型电极本体(301)的端部连接所述电极控制切换机构,所述电极控制切换机构包括一与U型电极本体(301)连接的绝缘基板(5)以及处理器,所述绝缘基板(5)的上连接有电动伸缩机构(51),所述电动伸缩机构(51)的端部连接有转动电机B(53);
还包括设置所述阳极析氧室(1)和阴极析氢室(2)交汇处一侧的L型支架(54),所述转动电机B(53)安装在所述L型支架(54)上;
且所述处理器分别连接电动伸缩机构(51)和转动电机B(5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安徽省能源实验室),未经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安徽省能源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4496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