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用抗震手脚架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44562.2 | 申请日: | 2021-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26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吴洪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7/22 | 分类号: | E04G7/22;E04G1/04 |
代理公司: | 无锡智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92 | 代理人: | 王普慧 |
地址: | 214101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抗震 脚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用抗震手脚架,涉及建筑工程用具技术领域,包括纵向支撑杆、横向支撑杆、预紧环、梯形卡扣和固定卡环,所述纵向支撑杆的外壁与固定卡环的内壁焊接,所述梯形卡扣的外壁与固定卡环的外壁卡接,所述梯形卡扣的右侧与预紧环的左侧焊接。本发明通过预紧环、梯形卡扣和固定卡环的配合,将梯形卡扣放入固定卡环的内部,能够使得横向支撑杆与纵向支撑杆稳固的进行连接,并且预紧环能够将梯形卡扣在固定卡环内部中的位置进行调节并加以固定,进一步提高了纵向支撑杆能够稳定的安装在横向支撑杆上,避免手脚架在受到震动时使得纵向支撑杆与横向支撑杆之间的连接处不稳定导致手脚架的抗震效果不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用抗震手脚架。
背景技术
手脚架是为了保证各施工过程顺利进行而搭设的工作平台,建筑界的通用术语,指建筑工地上用在外墙、内部装修或层高较高无法直接施工的地方,主要为了施工人员上下施工或外围安全网维护及高空安装构件等,按构造形式分为立杆式脚手架、桥式脚手架、门式脚手架、悬吊式脚手架、挂式脚手架、挑式脚手架、爬式脚手架,不同类型的工程施工选用不同用途的脚手架,桥梁支撑架使用碗扣脚手架的居多,也有使用门式脚手架的,主体结构施工落地脚手架使用扣件脚手架的居多。
目前对一些手脚架都具有一定的稳固性,但是受到震动时容易导致手脚架出现散落的情况,而对于手脚架不能具备抗震的原因就在于连接杆的连接处不稳固,在受到震动时产生较大幅度晃动,导致各个连接杆之间出现松动,从而使得整体框架出现散架的现象,进而达不到提高手脚架抗震效果的使用初衷,该建筑用抗震手脚架的适用性变差,因此需要进行结构创新来解决具体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用抗震手脚架,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提高手脚架的抗震效果,解决建筑手脚架的抗震效果不佳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减少手脚架连接处的磨损问题,以达到延长手脚架的使用时长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建筑用抗震手脚架,包括纵向支撑杆、横向支撑杆、预紧环、梯形卡扣和固定卡环,所述纵向支撑杆的外壁与固定卡环的内壁焊接,所述梯形卡扣的外壁与固定卡环的外壁卡接,所述梯形卡扣的右侧与预紧环的左侧焊接,所述预紧环的右侧与横向支撑杆的左侧焊接,所述固定卡环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贴合装置和预紧装置,所述梯形卡扣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卡合装置和柔性垫,所述卡合装置位于柔性垫的两侧设置,所述梯形卡扣的内侧壁开设有卡槽。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贴合装置包括弧形嵌入板、凹型容纳板、气压囊、承载框架和弹性袋,所述弧形嵌入板的外壁与凹型容纳板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承载框架的底部与弹性袋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气压囊的顶部与弧形嵌入板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框架的一侧与弹性袋的外壁固定连接。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预紧装置包括接触板和刚性管,所述接触板的内壁底部开设有通孔,且接触板通过开设的通孔与刚性管滑动连接,所述接触板的内壁设置有滑杆、弹性垫和卡垫,所述滑杆的顶部与接触板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卡垫的底部与接触板的内壁底部搭接,所述弹性垫的底部与卡垫的顶部固定连接。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刚性管的内壁设置有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所述第二磁块的外壁与刚性管的内壁焊接,所述第一磁块的外壁与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均为同性磁极,所述卡垫的底部与刚性管的顶部固定连接。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卡合装置包括转动型连接板、底座、弹性件和V型板,所述转动型连接板的右侧底部与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型连接板的左侧与底座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V型板位于转动型连接板的内壁设置,且V型板的两端与转动型连接板的内壁固定连接。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弹性件的两端与V型板的外壁焊接,所述V型板通过设置的弹性件与转动型连接板弹性连接,所述V型板的内壁底部嵌固连接有转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445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酚醛废水预处理联合工艺
- 下一篇:一种金属釉岩板底釉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