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声造影剂加工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43852.5 | 申请日: | 2021-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38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 发明(设计)人: | 陈健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健坤 |
| 主分类号: | B01F7/18 | 分类号: | B01F7/18;B01F15/06;B01F15/00;F24H9/18;F25B21/00;A61L2/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声 造影 加工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声造影剂加工装置,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工程技术领域,其结构包括底座,底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筒体,筒体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清洗箱,筒体的正面与背面固定连接有降温箱,筒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底部且位于筒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搅拌器,筒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管。该超声造影剂加工装置,通过第一水泵将水抽至弯管进行降温,降温后的水进入到制冷片进行降温制冷,制冷后的水又继续被抽至弯管中对侧壁进行降温,周而复始,从而对筒体的内部进行降温,降低了摩擦产生的热量对造影剂中蛋白质的性质的影响,提高了造影剂的生产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超声造影剂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超声造影剂是一种含有直径为几微米的气泡的液体。利用含有气泡的液体对超声波有强散射的特性,临床将超声造影剂注射到人体血管中用以增强血流的超声多普勒信号和提高超声图像的清晰度和分辨率,最早的超声造影剂是含二氧化碳氧气或者空气的微气泡,主要是通过手振生理盐水获得仅能用于右心系统显像,采用变性的白蛋白,脂质体,多聚体以及各种表面活性剂等材料包裹的微泡造影剂才是目前常用的造影剂。
现有的超声造影剂加工装置,在造影剂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对不同的成分之进行搅拌混合,然而现有的装置在进行搅拌时会摩擦产生一定的热量,由于造影剂大多有蛋白质等物质组成生产,从而产生的热量会造成蛋白质变性,即造影剂的活性降低,从而降低了造影剂的生产质量。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声造影剂加工装置,解决了搅拌过程中摩擦生热降低了造影剂的生产质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超声造影剂加工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筒体,所述筒体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清洗箱,所述筒体的正面与背面固定连接有降温箱,所述筒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底部且位于所述筒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搅拌器,所述筒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管,其中一个所述降温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两端管接有第一软管,所述第一软管的一端管接有弯管,所述弯管的一端管接有第二软管,所述第二软管的一端管接有制冷片,通过启动降温箱内部的第一水泵工作,第一水泵将水通过第一软管抽至筒体侧壁上的弯管进行降温,降温后的水通过第二软管进入到制冷片进行降温制冷,制冷后的水又继续被第一水泵抽至弯管中对筒体的侧壁进行降温,从而对筒体的内部进行降温。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清洗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的一端管接有水管,所述水管的一端管接有分水管,所述分水管的一端管接有喷头,通过第二水泵将水箱中的水通过第二软管抽上来,通过水管进入到分水管中,再由分水管通过喷头将水喷到筒体的内部进行清洗,通过筒体内壁两侧的喷头可以对不同角度的内壁进行清洗,清洗的更加彻底。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清洗箱的一侧顶部管接有进水管,所述水箱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电阻丝,通过进水管网水箱中进行加水,通过电阻丝对水箱中的水进行加热,从而能够使得水箱中的水变成热水,通过热水对筒体内清洗更加干净,并且可以达到一定的杀菌消毒的作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搅拌器包括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筒,所述伸缩筒的内部套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搅拌叶,通过电机带动搅拌器进行转动,搅拌器带动伸缩筒以及伸缩杆进行转转动,从而伸缩杆上的搅拌叶进行转动对造影剂进行搅拌。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伸缩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磁体,所述伸缩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伸缩筒的内部弹性连接有弹簧,通过限位块对弹簧进行限位,弹簧将伸缩筒与伸缩杆之进行套接,从而使得伸缩杆在伸缩筒的内部进行伸缩并且能够防止伸缩杆脱离伸缩筒,固定条上的单词电磁体具有导电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健坤,未经陈健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438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