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煤层的裂隙注浆封堵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043616.3 | 申请日: | 2021-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83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 发明(设计)人: | 陈梁;张东升;范钢伟;王旭锋;张炜;茅献彪;张世忠;范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B33/13 | 分类号: | E21B33/13;E21B43/00;E21C41/18 |
| 代理公司: | 广州文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35 | 代理人: | 范登峰 |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煤层 裂隙 封堵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煤层开采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煤层的裂隙注浆封堵装置,包括主杆,所述主杆上连接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环、限位环、转环、连接块和插杆,所述主杆上固定连接有所述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所述限位环,两个所述限位环上均滑动连接有所述转环,两个所述转环均与所述固定环滑动连接,两个所述转环上均固定连接有所述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上均固定连接有所述插杆,两个所述插杆上均连接有限位机构,所述主杆上连接有压浆机构,所述压浆机构包括顶缸、活塞、通孔、限位杆和竖孔,所述主杆上连接有所述换气机构,能够对煤层裂隙进行注浆以稳固煤层,并留出可以流通煤气的气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浆装置,具体为一种用于煤层的裂隙注浆封堵装置,属于煤层开采辅助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煤层通常指天然形成于地下的天然煤层,大多煤层位于地下三百至五百米处,有些储量较大的煤层也能够一直延伸至地下数千米,煤层的存在就意味着会形成煤气,由于煤气的存在以及地壳的运动,有些煤层会形成裂隙,裂隙会使得煤层的稳定性变差,因此当开挖煤矿对煤层进行开采时,需要对有潜在危险的煤层裂隙先进行封堵,以稳定煤层,便于开采工作的进行。
对煤层裂隙的封堵主要通过注浆完成,通过对煤层裂隙进行注浆,待注入的浆液凝固后,便能够将煤层裂隙堵住,使煤层稳固,但现有的注浆作业主要通过人工对裂隙直接注入完成,由于用于凝固封堵裂隙的浆液具有一定的粘稠度,因此人工注入时,浆液通常难以进入较深处的裂隙,容易使深处的裂隙未被填补,而浅处的裂隙又被封堵得严实,使煤层内的煤气无法泄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煤层的裂隙注浆封堵装置,能够对煤层裂隙进行注浆以稳固煤层,并留出可以流通煤气的气孔。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主要是一种用于煤层的裂隙注浆封堵装置,包括主杆,所述主杆上连接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环、限位环、转环、连接块和插杆,所述主杆上固定连接有所述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所述限位环,两个所述限位环上均滑动连接有所述转环,两个所述转环均与所述固定环滑动连接,两个所述转环上均固定连接有所述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上均固定连接有所述插杆,两个所述插杆上均连接有限位机构,所述主杆上连接有压浆机构,所述压浆机构包括顶缸、活塞、通孔、限位杆和竖孔,所述主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所述顶缸,所述顶缸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所述活塞,所述活塞与所述主杆滑动连接,所述活塞上开设有四个所述通孔,所述顶缸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四个所述限位杆,四个所述限位杆分别滑动连接于四个所述通孔的内部,所述主杆上开设有多个所述竖孔,所述主杆上连接有所述换气机构。
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侧孔和弧形杆,两个所述插杆上均开设有所述侧孔,两个所述侧孔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所述弧形杆。
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两个所述弧形杆上均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齿条,两个所述插杆的侧面内壁上均滑动连接有所述第二齿条,两个所述第一齿条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齿条相啮合。
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滑块和螺杆,两个所述插杆的内壁上均滑动连接有所述滑块,两个所述滑块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齿条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滑块上均转动连接有所述螺杆,两个所述螺杆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块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压浆机构还包括连杆和顶环,所述活塞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所述连杆,两个所述连杆上共同固定连接有所述顶环。
优选的,所述换气机构包括滑杆、拉环和透气孔,所述主杆上开设有所述透气孔,所述透气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所述滑杆,所述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所述拉环。
优选的,所述换气机构还包括螺栓和底锥,所述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所述螺栓,所述螺栓与所述主杆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螺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所述底锥。
优选的,四个所述通孔呈环形阵列分布于所述活塞上,多个所述竖孔呈环形阵列分布于所述主杆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436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条链数据上传、上链、交互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射频系统及电子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