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延时调整方法及相关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43561.6 | 申请日: | 2021-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766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 发明(设计)人: | 刘水华;蔡李镇 | 申请(专利权)人: | 炬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28/06 | 分类号: | H04W28/06;H04W28/10;H04R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张春玲 |
| 地址: | 519085 广东省珠海市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延时 调整 方法 相关 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延时调整方法及相关装置,通过在连接数据源设备后,根据第一时长内接收的目标数据分析出数据源设备在短时间内的发包规律。并根据该发包规律预测出接收目标数据数量达到第一数量阈值时的第一时刻,该第一数量阈值是基于该发包规律以及消费设备的缓存能力确定的。进一步的,预先根据消费设备的目标延时值确定第二数量阈值,当到达第一时刻时,基于第二数量阈值对已接收的目标数据包进行删减。通过控制删减后的目标数据量与第二数量阈值相同来降低起始延时值与目标延时值间的差异,进而降低向目标延时值的收敛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延时调整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无线通信技术愈加成熟。数据源数据可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将待处理的数据发送给消费设备,以使消费设备对所接收的待处理数据进行消费。例如,人们日常生活中可将如智能手机、媒体播放器、计算机或控制台等音频设备(即数据源设备)播放的音频数据通过短距离通信传输到对应的播放设备(即消费设备,如耳机、音响等)播放。消费设备的生产商多基于设备的硬件配置设有应用于低延时播放模式的固定值,该固定值即为目标延时值,用于表征在该模式下消费设备的消费能力。对播放设备而言,该目标延时值即表示播放设备能够稳定播放音频数据的延时值。
低延时模式下,消费设备的目标延时值较小。消费设备的当前延时值与目标延时值不一致时需通过调节播放频率以使起始延时值向目标延时值逐渐收敛。由于消费设备的起始延时值通常远大于目标延时值,因而向目标延时值的收敛时间较长。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延时调整方法及相关装置,通过基于数据源设备的发包规律确定第一时刻,并根据第二数量阈值对在该第一时刻接收到的目标数据进行删减,以此降低起始延时值与目标延时值间的差异,加快向目标延时值的收敛时间。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延时调整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连接数据源设备后,根据第一时长内接收的目标数据确定所述数据源设备的发包规律;
基于所述发包规律确定接收所述目标数据数量达到第一数量阈值的第一时刻;其中,所述第一数量阈值是基于所述发包规律和消费设备的缓存能力确定的,所述消费设备表征用于接收并消费所述目标数据的电子设备;
到达所述第一时刻时,根据第二数量阈值对已接收的目标数据进行删减,并对删减后的所述目标数据进行消费;其中,所述第二数量阈值是根据所述消费设备的目标延时值得到的。
本申请实施例在连接数据源设备后,根据第一时长内接收的目标数据分析出数据源设备在短时间内的发包规律。并根据该发包规律预测出接收目标数据数量达到第一数量阈值时的第一时刻,该第一数量阈值是基于该发包规律以及消费设备的缓存能力确定的。进一步的,预先根据消费设备的目标延时值确定第二数量阈值,当到达第一时刻时,基于第二数量阈值对已接收的目标数据包进行删减。通过控制删减后的目标数据量与第二数量阈值相同来降低起始延时值与目标延时值间的差异,进而降低向目标延时值的收敛时间。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消费设备至少为用于播放音频数据的播放设备,所述基于所述发包规律确定接收所述目标数据数量达到第一数量阈值的第一时刻,包括:
统计所述数据源设备在所述第一时长内的发送音频数据的周期、相邻批次的间隔时间以及每一批次音频数据包含音频数据包的数量,并根据统计结果确定所述发包规律;
其中,所述数据源设备发送的每批音频数据中至少包含一个音频数据包。
以音频设备作为数据源设备,播放设备作为消费设备为例,本申请实施例在确定发包规律时,通过统计音频设备在第一时长内发送音频数据的周期时间、相邻发送批次的时间间隔以及每一批次音频数据中的音频数据包数量,并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归类分析即可得到音频设备短时间内的发包规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炬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炬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435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