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电耦合驱动系统的能量回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42743.1 | 申请日: | 2021-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2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瑞博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0L53/53;F01N3/20;F01N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电 耦合 驱动 系统 能量 回收 | ||
本发明的一种机电耦合驱动系统的能量回收系统,包括充电桩,所述充电桩内设有能量回收机构,所述能量回收机构包括与所述充电桩的连接的电机,所述电机上控制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上中心对称固定设有四个收纳盒,所述收纳盒与所述转动盘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且可拆卸,所述收纳盒内固定设有电磁铁魔术师收纳盒内滑动设有复位板,所述复位板与是电磁铁通过复位弹簧连接,本发明能够实现对尾气内的能够进行回收利用并对尾气进行净化,磁铁能够将回收装置固定在车底,风扇和正负电极能够将尾气内的能量进行回收并存储在蓄电池中,电磁铁能够将回收装置移动至充电桩内,将蓄电池内的电能充至混合动力汽车内,实现能源的回收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量回收技术相关领域,具体为一种机电耦合驱动系统的能量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机电耦合是压电振子在振动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变为电能,或将电能转变为机械能的一种形式,机电耦合系统是混合动力汽车的关键核心动力传动部件,而现有的混合动力汽车在使用燃油作为动力源时,还是转换效率不高,产生大量的尾气,而现有的尾气能量收集大多为固定式需要和混合动力汽车的电源相连接,十分不便,因此可通过设计一种先对尾气的能量进行存储,在混合动力汽车在充电桩充电时再将其回收的系统来解决该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电耦合驱动系统的能量回收系统,解决混合动力汽车的尾气能量难以回收利用的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机电耦合驱动系统的能量回收系统,包括充电桩,所述充电桩内设有能量回收机构,所述能量回收机构包括与所述充电桩的连接的电机,所述电机上控制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上中心对称固定设有四个收纳盒,所述收纳盒与所述转动盘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且可拆卸,所述收纳盒内固定设有电磁铁魔术师收纳盒内滑动设有复位板,所述复位板与是电磁铁通过复位弹簧连接,所述收纳盒上固定设有铁片,所述充电桩内固定设有逆变器,所述逆变器与所述收纳盒上的铁片通过导线连接,所述充电桩上固定设有充电模组,所述充电模组与所述逆变器通过导线连接,工作时,通过导线,所述逆变器可将回收来的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再输送给所述充电模组,最后通过所述充电模组给混合动力汽车充电,所述转动轴转动时可带动所述转动盘转动,所述转动盘带动所述收纳盒转动,所述收纳盒带动所述电磁铁与所述复位板转动。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能量回收机构还包括与所述充电桩滑动连接的安装箱,所述充电桩内固定设有固定电机,所述固定电机控制有电机轴,所述充电桩内滑动设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与所述电机轴螺纹传动,所述螺纹块与所述安装箱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箱内滑动设有抵杆,所述抵杆的材质为橡胶材质,所述抵杆与所述安装箱通过抵杆弹簧连接,所述电机轴转动时可带动所述螺纹块移动,所述螺纹块带动所述安装箱移动。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充电桩上设有后板,使用者可将所述后板卸下后将所述充电桩内的所述收纳盒取出。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本发明适用于同一种型号的混合动力汽车。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能量回收装置包括净化机构,所述净化机构包括放置与所述安装箱内的回收装置,所述回收装置内固定设有正电极,所述正电极的形状为环形,所述正电极上固定设有储热材料,所述回收装置上固定设有磁铁,所述磁铁上吸附有净化盒,所述净化盒的材质为铁质,且所述净化盒与所述回收装置贴合,所述回收装置内固定设有发电机,所述发电机控制有风扇,所述回收装置上固定设有负电极。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净化机构还包括与所述回收装置固定连接的稳流器,所述正电极,所述稳流器与所述负电极通过导线串联,所述回收装置内固定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所述稳流器通过导线连接,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发电机通过导线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净化盒内放置有净化剂,所述净化剂为尾气的还原吸收剂,常见的还原吸收剂主要有亚硫酸钠,硫化钠,硫代硫酸钠,尿素和氨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瑞博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瑞博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427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