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冷喷涂制备耐腐蚀抗磨损涂层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42696.0 | 申请日: | 2021-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2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陈浩;张涛;郭洋;田峰;郭心爱;刘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24/04 | 分类号: | C23C24/04 |
代理公司: | 河南华凯科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6 | 代理人: | 王传明;张萌萌 |
地址: | 010020 内蒙古***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喷涂 制备 腐蚀 磨损 涂层 方法 | ||
1.一种采用冷喷涂制备耐腐蚀抗磨损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如下:
步骤一、制备用于冷喷涂的铝锌合金粉末;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制得的铝锌合金粉末中混入一定比例的大粒径喷丸颗粒;
步骤三、对基体表面进行喷砂处理以去除表面的杂质;
步骤四、采用氦气作为工作气体和载气,用喷枪将步骤二中的合金粉末喷涂至喷砂处理后的基体上;
步骤五、基体上的涂层干燥后,清洗涂层表面残留的喷丸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冷喷涂制备耐腐蚀抗磨损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铝锌合金粉末由超音速雾化法制得,其平均粒径为3~8μm,喷丸颗粒的平均粒径为5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冷喷涂制备耐腐蚀抗磨损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对基体表面喷砂时,采用铁硅酸盐粒子对基体表面进行喷砂处理,喷砂方向与基体之间夹角保持在45°,然后用丙酮清洗基体表面,自然干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冷喷涂制备耐腐蚀抗磨损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使用喷枪冷喷涂时,工作气体的温度保持在270~310℃,压力为0.35MPa,载气的温度为室温,压力为1.04MPa;喷枪的出口到基体表面的距离为8~16mm,喷枪喷射方向与基体之间夹角保持在90°,并且相对移动速度为1~3mm/s。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采用冷喷涂制备耐腐蚀抗磨损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冷喷涂作业在喷涂装置上完成,喷涂装置包括有可沿基体表面进行移动的喷枪(23),喷枪(2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清扫机构(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采用冷喷涂制备耐腐蚀抗磨损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清扫机构(8)包括有对称的铰接于喷枪(23)两侧的第一安装架(18)和第二安装架(21),第二安装架(21)设置于清扫机构(8)沿基体表面前进方向的一侧,固定框(16)和第二安装架(21)均通过铰接杆(19)与喷枪(23)的顶端铰接,喷枪(23)的圆周面上位于铰接杆(19)的下方还铰接有电动伸缩杆(25),电动伸缩杆(25)的活动端分别与第一安装架(18)、第二安装架(21)相连,第二安装架(21)上转动安装有第二清扫辊(22),第二清扫辊(22)的圆周面上均匀的分布有呈棒状结构的毛刷条,第一安装架(18)上转动安装有第一清扫辊(20),第一清扫辊(20)的圆周面上裹有清扫棉。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采用冷喷涂制备耐腐蚀抗磨损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清扫装置还包括有固定在支撑架(1)顶部的工作台(2),工作台(2)的顶端两侧的边缘处均固定安装有第三固定块(11)和第四固定块(13),第三固定块(11)和第四固定块(13)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2),其中的一个第二螺纹杆(12)上螺纹套接有第一固定台(5),另外一个第二螺纹杆(12)上螺纹套接有第二固定台(6),第一固定台(5)与第二固定台(6)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9),第一固定台(5)与第二固定台(6)之间位于第一螺纹杆(9)的两侧还固定连接有限位导向杆(10),第一螺纹杆(9)上螺纹套接有滑块(7),两个限位导向杆(10)均贯穿滑块(7),喷枪(23)转动安装于滑块(7)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采用冷喷涂制备耐腐蚀抗磨损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工作台(2)上位于喷枪(23)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基体放置槽(3),工作台(2)的底部连接有锥形导料筒(14),基体放置槽(3)设置于锥形导料筒(14)顶部的开口处,并且基体放置槽(3)的两侧与锥形导料筒(14)顶部的开口处分别形成有缺口(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采用冷喷涂制备耐腐蚀抗磨损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锥形导料筒(14)底部的出料口处通过连接杆(15)连接有固定框(16),固定框(16)的顶部以及一侧呈开口结构,固定框(16)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收集盒(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未经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4269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