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生成悬浇法混凝土梁桥施工阶段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42408.1 | 申请日: | 2021-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28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苏伟;傅安民;王雨权;杨智慧;廖立坚;李艳;张兴华;刘龙;吴迪;刘祥君;白青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3;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天津浆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40 | 代理人: | 王龑 |
地址: | 300308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生成 悬浇法 混凝土 施工 阶段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生成悬浇法混凝土梁桥施工阶段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结构基本信息数据;形成节点、单元、结构组;形成边界条件、边界组;形成施工阶段荷载、荷载组;形成施工主墩承台、主墩、0号块的施工阶段数据;形成施工最大悬浇段之前,施工悬浇段,以及合龙段的施工阶段数据;形成施工最大悬浇段之后,施工剩余合龙段的施工阶段数据;形成拆除现浇段支架、悬吊支架、施工二期、运营等施工阶段数据。本发明能够针对交通运输领域的连续梁、连续刚构等预应力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桥梁结构,智能生成悬浇法施工阶段,可指定合龙顺序,是否对称合龙,合龙段和悬浇段施工顺序优先级,合龙前是否需要安装临时纵向锁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生成悬浇法混凝土梁桥施工阶段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桥梁设计和计算中,结构建模工作占据了较长的时间,对于使用悬浇法进行施工的混凝土梁桥,由于施工过程中梁段、荷载较多、边界条件转换频繁,因此其施工阶段的建模过程较为繁琐,效率低下且容易出错。
目前,常用的桥梁设计软件,大多数未提供建模助手的功能,需要设计者手动逐步建立有限元模型。少数提供了建模助手功能的桥梁有限元软件如MIDAS Civil只适用于悬臂施工时主梁无不平衡段的桥梁结构,局限性较大,且无法指定合龙顺序,是否对称合龙,合龙段和悬浇段施工顺序优先级,合龙前是否需要安装临时纵向锁定等建模需求,通用性不足。
针对桥梁设计中的实际需求,以及已有桥梁设计软件中存在的问题,亟需一种更具通用性的算法智能生成悬浇法混凝土梁桥施工阶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生成悬浇法混凝土梁桥施工阶段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生成悬浇法混凝土梁桥施工阶段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建立结构基本信息数据
B.形成节点、单元、结构组
C.形成边界条件、边界组
D.形成施工阶段荷载、荷载组
E.形成施工主墩承台、主墩、0号块的施工阶段数据
F.形成施工最大悬浇段之前,施工悬浇段,以及合龙段的施工阶段数据
G.形成施工最大悬浇段之后,施工剩余合龙段的施工阶段数据
H.形成拆除现浇段支架、悬吊支架、施工二期、运营等施工阶段数据。
步骤A中基本信息数据分为施工阶段信息、结构分段信息、材料信息、截面信息四部分。
步骤B中形成节点、单元、结构组,具体过程如下:
首先,根据结构分段信息形成主梁的节点,单元、结构组;
然后,判断结构分段信息是否输入主墩、主墩承台、边墩、边墩承台数据;
最后,若输入了主墩、主墩承台、边墩、边墩承台数据,依据数据对应形成主墩、主墩承台、边墩、边墩承台的节点,单元、结构组。
步骤C中形成边界条件、边界组包括以下三部分:
其一,左侧边跨现浇段支架,右侧边跨现浇段支架的边界条件和边界组;
其二,边墩与主梁连接的边界条件和边界组;
其三,主墩与主梁连接的边界条件和边界组。
步骤D中需要形成以下五类施工阶段的荷载及荷载组:
其一,自重荷载及荷载组;
其二,桥面横坡等未在有限元结构中建立的荷载及相应的荷载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424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