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泥热水解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41802.3 | 申请日: | 2021-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0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乔杰;黄召亮;万志刚;况良勇;谭尧荟;赵国栋;陈婷;宛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0 | 分类号: | C02F11/1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吴彦峰 |
地址: | 618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水解 装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泥热水解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该装置包括依次管道连接的浆化反应器、水热反应器、闪蒸器,所述闪蒸器与所述浆化反应器管道连接。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设定在第i个水热反应器2处于进料工序的时间段内,且第i+1个水热反应器2完成加热工序及保压工序;其中,若i=N,则第i+1个水热反应器2为第1个水热反应器2。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热量利用效率低,热解效率低,换热器投资成本高,运行中易出现黏阻较大物料管壁结垢堵塞现象,维护成本高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泥热水解改性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污泥热水解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的扩大化,市政污水处理厂产生大量含水的市政污泥。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病菌等,如果不做深度处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在市政污泥处理领域,热水解工艺作为市政污泥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处理手段,在污泥处理上得到广泛应用。
污泥的热水解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在密闭的容器中对污泥进行加热,快速对病菌灭活,使得污泥絮体解体,细胞破裂,释放有机质,水解大分子。通过热水解处理,能够提高污泥的沉降性能、脱水性能和生物降解性能,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后续厌氧消化的效率和品质。
现有的污泥热水解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1、将先将污泥通入反应器,再将蒸汽通入反应器,同时使用搅拌机搅拌污泥,使污泥与蒸汽混合,蒸汽将污泥加热并使反应器内具有一定的压力,保证污泥在反应器内发生热水解反应,存在污泥加热不均匀,蒸汽消耗大的特点;
2、将污泥经污泥输送泵泵入污泥输送管道,污泥输送管道包括预热段、反应段和冷却段,在反应段,通过传热介质加热污泥输送管道的管壁,间接加热污泥输送管道内的污泥,使其在100~250摄氏度、0.5~3Mpa条件下发生热水解反应0.1~1小时(见申请号为201710601607.9的发明专利申请《污泥连续热处理改性装置及深度脱水干化焚烧工艺》)。由于污泥输送管道的内径相对于罐体的直径要小的多,污泥输送管道内部无法安装搅拌器,使得污泥在污泥输送管道的受热不均匀,而且污泥在污泥输送管道内容易出现内壁结垢,降低热传导效率。
现有的污泥热水解工艺污泥加热多采用蒸汽作为热源加热冷态污泥。污泥热水解后,高温污泥采用套管换热的方式降温冷却和热能的回收利用,热量利用效率低,热解效率低,换热器投资成本高,运行中易出现管壁结垢堵塞现象,维护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泥热水解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热量利用效率低,热解效率低,换热器投资成本高,运行中易出现管壁结垢堵塞现象,维护成本高等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污泥热水解装置,包括依次管道连接的浆化反应器、水热反应器、闪蒸器,所述闪蒸器与所述浆化反应器管道连接。
本发明在水热反应器反应完成进行闪蒸卸料时,将闪蒸器产生的闪蒸汽回收用于水热反应器的预热;本发明采用闪蒸技术来给高温污泥降温,同时回收利用闪蒸蒸汽,用于污泥水热反应阶段的预热,减少了系统的蒸汽消耗量,提高了热量利用效率,避免了使用换热器的缺点;由于不采用换热器,投资成本大幅降低,而且便于维护,维护成本较低;由于采用了蒸汽逆向流的加热方式,有利于使得污泥在污泥输送管道中受热均匀,避免了污泥在污泥输送管道内出现内壁结垢,提高了热传导效率。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闪蒸器上设有闪蒸反应蒸汽出口,所述水热反应器上设有水热反应蒸汽进口,所述闪蒸反应蒸汽出口与所述水热反应蒸汽进口管道连接。
闪蒸器产生的闪蒸汽经闪蒸反应蒸汽出口进入水热反应蒸汽进口,便于进一步回收利用闪蒸蒸汽,用于污泥水热反应阶段的预热,减少了系统的蒸汽消耗量,提高了热量利用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未经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418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