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磨损绝压全自动活塞压力计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41670.4 | 申请日: | 2021-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9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武;金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石林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L11/00 | 分类号: | G01L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王会祥 |
| 地址: | 31001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磨损 全自动 活塞 压力计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磨损绝压全自动活塞压力计,属于压力计技术领域,包括活塞系统、自挂式砝码自动加载系统和砝码转动机构、真空系统,所述活塞系统包括活塞头和压力控制器,所述自挂式砝码自动加载系统包括支架和自动加载机构,所述的真空系统包括真空罩和真空泵;本发明通过在防磨损绝压全自动活塞压力计内设置自挂式砝码自动加载系统,配合伺服电机驱动大小砝码加载结构进行砝码的自动加载,结构简单,砝码移动控制精度高,操作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可实现托盘和所有砝码同步转动,可同时进行加减砝码,在加减砝码时基本没有摩擦,通过安装防磨损防断杆的活塞头大大降低了摩擦的可能,显著提高了活塞压力计的稳定性,延长了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活塞式压力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磨损绝压全自动活塞压力计。
背景技术
活塞压力计是利用流体静力平衡(即作用在活塞有效面积上的流体压力与其所负荷的重力相平衡)原理进行压力测量的计量标准器。绝压活塞压力计一般由活塞系统、专用砝码、压力控制器、真空系统组成。大部分活塞压力计都是手动加砝码,手动加压的,检定工作费时费力。手动绝压活塞压力计工作时,必须首先打开真空罩,手动放好砝码,盖好真空罩,抽真空,控制好压力,使活塞处于悬浮状态,合转动电机电源,让砝码转动,读数,在抽真空过程中,手动方式随时调整压力,使活塞保持悬浮状态,比较麻烦且困难,如果不在悬浮状态必须马上停止转动,每个检定点都必须重复上述操作,由于抽真空的时间漫长,检定时间很长,工作效率极低。如果压力控制不好,使活塞系统处于极限位置,不马上停止转动,会产生磨损,很难保证在极限位置时立马停止转动,故会经常产生磨损。
目前的自动加砝码活塞压力计都是像普通活塞一样,加在挂蓝或托盘上的砝码在转动,没有放在挂蓝或托盘上的砝码被静止的吊钩吊起来,不转动,在加减砝码时,砝码之间会产生摩擦,对0.005%等准确度的精密活塞系统,砝码质量的微小的变化,都有可能引起测量误差超标;有的自动加砝码活塞在加减砝码时把加在挂蓝或托盘上的砝码先停止转动,再加减砝码,然后再转动挂蓝或托盘,这样操作麻烦,速度慢,工作效率低下,往往是全自动活塞的工作效率还没有普通手动活塞高。
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的一种防磨损绝压全自动活塞压力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防磨损绝压全自动活塞压力计,包括活塞系统、自挂式砝码自动加载系统、砝码转动机构和真空系统;
所述活塞系统与自挂式砝码自动加载系统相连;
所述砝码转动机构设置在自挂式砝码自动加载系统上;
所述活塞系统、自挂式砝码自动加载系统和砝码转动机构设置在真空系统中;
所述自挂式砝码自动加载系统包括大砝码加载系统和小砝码加载系统。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
所述大砝码加载系统和小砝码加载系统均安装在框架上,框架包括上顶板、下底板和导轨支撑杆;
所述大砝码加载系统包括大砝码支撑板、丝杆、第一丝杆螺母、第一电机和支架,大砝码支撑板放置在第一丝杆螺母顶部,第一丝杆螺母螺纹连接在丝杆上,第一电机安装在大砝码支撑板上;
所述支架包括大砝码挂块、上支架和下支架,下支架通过第一轴承与支撑板相连,第一电机通过同步轮和同步带带动第一同步轮转动,第一同步轮与第一丝杆螺母固定连接,两者一体成型,第一同步轮带动第一丝杆螺母转动,使支撑板上下移动,支撑板向上移动时把大砝码挂在支架上,支撑板向下移动时把大砝码加载在砝码挂盘托盘上;
所述活塞系统包括设置在自挂式砝码自动加载系统内部的活塞头和与其相连的活塞压力控制器;活塞头安装在托盘驱动同步轮、同步轮安装筒、过渡块、驱动筒、第二轴承、小砝码托盘内的活塞头安装底座上,活塞压力控制器通过活塞头安装底座与活塞头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石林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石林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416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