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锁止机构及起重机前防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41184.2 | 申请日: | 2021-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450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存刚;崔书文;李浩;周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5/00 | 分类号: | B66C15/00;B66C9/18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马进 |
地址: | 221004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构 起重机 防护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锁止机构及起重机前防护装置,属于轮式起重机械领域。所述锁止机构包括支撑架、固定支架以及压杆组件;压杆组件包括底板和设于底板上的压脱结构,底板焊接于固定支架的两侧,支撑架通过销轴与固定支架转动连接,支撑架上设有弹性凸起,固定支架的两侧开设有上锁止孔和下锁止孔,上锁止孔、下锁止孔与弹性凸起配合无误差,底板上开设有与上锁止孔和下锁止孔对应设置的长圆形孔,压脱结构通过压脱上锁止孔或下锁止孔中的弹性凸起以控制支撑架的转动与锁止。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前防护装置在翻转使用时操作繁琐、费时费力,且拆装要求较高、安全性差,同时较低的安装精度严重影响了前防护装置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锁止机构及起重机前防护装置,属于轮式起重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轮式起重机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起重性能,而且还要具有良好的行驶性能和安全性能,为了保护乘员的安全及有效避免车辆在发生碰撞意外时发生钻撞现象,轮式起重机上都加装了专用前防护装置。
现有的前防护装置通过人工改变销轴的安装位置来控制前防护装置的翻转从而提高轮式起重机的通过性和安全性。由于受强度、刚性等安全性能的要求,采用箱体式设计的前防护装置结构虽然性能好,但本身重量较大,这会导致前防护装置在翻转时存在以下问题:1、翻转时需要一人在前防护装置中间进行托举,另一人才能插拔固定支架上的销轴,在拔掉销轴时,托举者还需翻转横梁并反复寻找某一固定位置然后由另一人插入销轴进行固定,此外,插拔销轴还需要拆装销轴上的锁紧卡扣,不仅操作繁琐而且费时费力,无形增加了人工成本。2、在销轴安装和拆卸的过程中要求两人协调配合,托举者需要凭借经验将横梁托举至某一固定位置并维持数秒,另一人才能将销轴插入固定,一旦托举者操作不稳,将会很难对齐孔位,导致销轴难以插入;如果托举者在操作过程中失误,极易引起横梁滑落并不断摆动,易对插拔销轴的工作人员造成伤害,安全性差。3、销轴为人工安装,轴、孔的配合间隙太小易导致销轴难以插拔,因此销轴的直径和安装孔径存在几毫米的设计余量,这会导致前防护装置的安装位置与理论值存在偏差并通过两侧的固定支架进行放大,安装精度较低,同时,较大的安装间隙会导致行驶过程中横梁的摆动和震颤效应,降低了前防护装置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锁止机构及起重机前防护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前防护装置在翻转使用时操作繁琐、费时费力,且拆装要求较高、安全性差,同时较低的安装精度严重影响了前防护装置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锁止机构,包括支撑架、固定支架以及压杆组件;所述压杆组件包括底板和设于底板上的压脱结构,所述底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支架的两侧,所述支撑架通过销轴与所述固定支架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架上设有弹性凸起,所述固定支架的两侧开设有能够使弹性凸起通过的上锁止孔和下锁止孔,所述上锁止孔、下锁止孔与弹性凸起配合无误差,所述底板上开设有与上锁止孔和下锁止孔对应设置的长圆形孔,以能够对弹性凸起进行行程限位,所述压脱结构通过压脱上锁止孔或下锁止孔中的弹性凸起以控制支撑架的转动与锁止。
进一步的,所述压脱结构包括底座、拉簧、手柄、横向固设于手柄上的横杆以及纵向固设于手柄上的压杆;所述底座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手柄通过转轴与底座转动连接,所述底板上固设有耳板,所述拉簧的一端套接于横杆上,另一端与耳板卡扣连接,所述压杆在拉簧的弹力作用下向长圆形孔内压合。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左侧板、右侧板以及车架连接板;所述左侧板与右侧板的一端分别与车架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左侧板与右侧板间通过中立板固定连接,所述上锁止孔与下锁止孔分别对应开设于左侧板和右侧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左侧板、右侧板和底板上还对应开设有能够使销轴穿过的销轴安装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411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