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干式变压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38860.0 | 申请日: | 2021-09-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4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周启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西门子变压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27/16 | 分类号: | H01F27/16;H01F27/28;H01F27/3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变压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干式变压器。该干式变压器包括变压器线圈和线圈冷却部,变压器线圈包括由绕组绕设成的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绕组包括导电的线芯和包裹在线芯外的绝缘皮,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外分别覆盖有固体绝缘层,线圈冷却部包括:冷却液壳体,冷却液壳体具有用于容纳绝缘冷却液的容纳腔,变压器线圈设置在容纳腔内,绝缘冷却液用于与变压器线圈换热;换热器,换热器具有换热流道,换热流道与冷却液壳体的容纳腔连接,以使绝缘冷却液循环至换热流道内时与换热流道外的换热介质换热。该干式变压器的冷却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式变压器。
背景技术
干式变压器的变压器线圈是由环氧树脂和导体浇注而成的整体,现有的一些干式变压器是通过安装在变压器线圈下方或者外部的风机驱动空气对变压器线圈进行冷却,冷却的媒介是空气,导致冷却效果不好,变压器线圈周围容易温度过高。
还有一些干式变压器在线圈内部布置金属导热板或者U型管道,再连接到外部的散热器进行冷却,但变压器线圈内安装金属板会导致变压器线圈的体积更大以及可能因为线圈内部绝缘水平不够导致电气故障。而在变压器线圈内部布置一层或者多层的U型管道,U型管道再连接到外部的散热器的冷却方式也不仅存在类似的问题,而且一旦U型管道出现冷却液泄露问题,变压器线圈将会出现电气故障或者直接报废。综上,现有的干式变压器的变压器线圈利用空气冷却效率低,导致干式变压器散热效果不理想同时基于利用空气散热设计的变压器结构不紧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式变压器,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干式变压器,其包括变压器线圈和线圈冷却部,变压器线圈包括由绕组绕设成的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绕组包括导电的线芯和包裹在线芯外的绝缘皮,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外分别覆盖有固体绝缘层,线圈冷却部包括:冷却液壳体,冷却液壳体具有用于容纳绝缘冷却液的容纳腔,变压器线圈设置在容纳腔内,绝缘冷却液用于与变压器线圈换热;换热器,换热器具有换热流道,换热流道与冷却液壳体的容纳腔连接,以使绝缘冷却液循环至换热流道内时与换热流道外的换热介质换热。
可选地,冷却液壳体的顶壁上设置有冷却液出口,冷却液出口和换热器的换热流道之间连接有出口管道,冷却液壳体的底壁上设置有冷却液进口,冷却液进口和换热器的换热流道之间连接有进口管道。
可选地,换热器设置于冷却液壳体外,且当绝缘冷却液流动到换热器内的换热流道内时,绝缘冷却液至少与换热器外的绝缘冷却液所在位置处的空气换热,以对绝缘冷却液进行降温,或者,当绝缘冷却液流动到换热器内的换热流道内时,绝缘冷却液至少与换热器内的另一换热流道内的液态换热介质换热,以对绝缘冷却液进行降温。
可选地,变压器线圈的上方固定设置有上变压器夹件,换热器固定连接于上变压器夹件,且换热器的至少部分的高度高于冷却液壳体顶壁的高度。
可选地,线圈冷却部还包括输送泵,输送泵与冷却液壳体的容纳腔连接,并驱动绝缘冷却液流动。
可选地,变压器线圈的轴向上的上端面和/或下端面与冷却液壳体之间设置有绝缘垫板。
可选地,冷却液壳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套管,第一套管上设置有第一走线通道,第一线圈上连接的第一引出线穿过第一走线通道并与位于冷却液壳体外的第一接线端子连接;和/或,冷却液壳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套管,第二套管上设置有第二走线通道,第二线圈上连接的第二引出线穿过第二走线通道并与位于冷却液壳体外的第二接线端子连接。
可选地,第一线圈套设在第二线圈外,第一套管设置于冷却液壳体的侧壁,和/或,第二套管设置于冷却液壳体的顶壁。
可选地,干式变压器包括至少一相变压器线圈,各相变压器线圈与冷却液壳体一一对应,各相变压器线圈均设置在对应的冷却液壳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西门子变压器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西门子变压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88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