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耳机的佩戴反馈、触摸检测、手持识别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38745.3 | 申请日: | 2021-09-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131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 发明(设计)人: | 黄俊钦;严彬;李瑞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松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G01N27/22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创新***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耳机 佩戴 反馈 触摸 检测 手持 识别 方法 | ||
1.一种实现耳机的佩戴反馈、触摸检测、手持识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在耳机壳体上选择多个触摸感应区,并在耳机壳体上每个触摸感应区的内部贴有多个金属传感器SENSOR;
(2)将耳机壳体内的多个金属传感器SENSOR1~ SENSORn连接到耳机内部IC的SX1~SXn通道引脚上,IC能够依次的间接检测每个金属传感器SENSOR对外界的电容;通过判断每个金属传感器SENSOR对外界的电容大小来确定人体对耳机触摸感应区是否有接触,进而实现耳机的佩戴反馈、触摸检测、手持识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耳机的佩戴反馈、触摸检测、手持识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的具体内容如下:在耳机的入耳位置选定不少于一个入耳感应区域A1并在每个入耳感应区域A1的壳体内部贴上不少于一个金属传感器;
在耳机机身上选定不少于一个手指触控感应区域A2并在每个手指触控感应区域A2的壳体内部贴上不少于一个金属传感器;
对于包含柱状手柄的耳机,在手柄上选定不少于一个手指触控感应区域A3并在每个手指触控感应区域A3的壳体内部贴上不少于一个金属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耳机的佩戴反馈、触摸检测、手持识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耳机上金属传感器SENSOR所对应的触摸感应区没有人体触摸时,金属传感器SENSOR对外界的电容较小,记为CP;当人体触摸相应的触摸感应区时,金属传感器SENSOR与壳体之间形成额外的寄生电容,寄生电容的一个极板是金属传感器SENSOR,另一个极板透过人体接地;寄生电容与金属传感器SENSOR对外界原本的电容并联,相当于有触摸之后CP电容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实现耳机的佩戴反馈、触摸检测、手持识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有人体接触耳机的触摸感应区时,等效为CP1~CPn之中特定的CP电容容值增大,其中CP1~CPn指耳机壳体内分布的每个金属传感器SENSOR对外界的电容,耳机内部IC的电荷量检测电路模块依次检测每个SX通道,即检测耳机上每个触摸感应区是否有触摸产生,并将每个SX通道对应的CP电容值的相对大小转换为VREF与VOUT的电压差进行输出,CP电容值的相对大小指的是有无触摸时CP电容值的大小差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实现耳机的佩戴反馈、触摸检测、手持识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荷量检测电路模块的实现方式如下:通过周期性的给CP电容的金属传感器SENSOR极板充电到参考电压VREF,再将金属传感器SENSOR极板的电荷转移到CF电容上,最终CP电容的相对大小体现在CF电容的两极板压差上;当人体未接触耳机的触摸感应区时,VREF与VOUT之间的压差较大;当人体接触耳机的触摸感应区时,VREF与VOUT之间的压差变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实现耳机的佩戴反馈、触摸检测、手持识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VREF与VOUT之间的压差作为输入再送到ADC,则ADC输出的数字信号数值代表压差的大小,即对于当前检测的SX通道来说,当人体未接触金属传感器SENSOR外的耳机壳体时,ADC输出数值较大;当人体接触金属传感器SENSOR外的耳机壳体时,ADC输出的数值较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实现耳机的佩戴反馈、触摸检测、手持识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DC输出的数值ADCOUT交由耳机内部IC的数字处理模块进行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松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松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874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