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微生物除藻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035670.3 申请日: 2021-09-03
公开(公告)号: CN113604407A 公开(公告)日: 2021-11-05
发明(设计)人: 崔倩倩;费晓昕;骆守鹏;朱红生 申请(专利权)人: 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C02F3/34;C12R1/01;C12R1/07
代理公司: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代理人: 吴方舟
地址: 210000 江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复合 微生物 藻菌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微生物除藻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微生物工程技术领域,为解决单一微生物除藻时间长,而多组分的生物制剂成分复杂、制备过程繁琐、成本较高的问题;本发明包括Z‑1溶藻菌和XN‑1絮凝菌,制备方法包括分别活化Z‑1溶藻菌和XN‑1絮凝菌;分别将活化后的Z‑1溶藻菌和XN‑1絮凝菌扩大培养获得种子液;取Z‑1溶藻菌和XN‑1絮凝菌的种子液共同发酵培养得到菌剂,本发明可用于处理藻类污染水体,36h后溶藻率可达91.2%;本发明XN‑1絮凝菌与Z‑1溶藻菌产生了较好地协同作用,使除藻速率更快,效率更高,且本发明的物料使用少,仅需少量菌种自行简单培养,成本较低,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容易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复合微生物除藻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进步和科技发展,各种生活污水和城市废水排入江河湖海,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水华和赤潮爆发。藻类的主要危害表现为:藻类大面积覆盖水面,引起水质腐败,致使鱼类等窒息;许多蓝-绿藻可产生藻毒素会造成神经系统的损伤,引起人或者动物惊厥、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还有可能导致腹泻、呕吐以及对肝肾等器官的损害;影响水体透明度、溶解氧等环境指标,导致水质恶化,严重影响了水体功能,甚至对饮用水的安全性产生了威胁。影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使之成为全球严重的环境灾害之一。

目前常用的除藻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与生物法三种,物理方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并且成本较高。化学除藻法见效快,但是化学药剂容易产生二次污染,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利影响。微生物控藻技术是一种新兴生态修复技术,具有高效、对环境安全、无污染等优势,应用前景广阔。

20世纪70年代,人们研究发现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叶绿素的含量和溶藻菌的数量之间存在较好相关性。筛选和应用溶藻菌已成为生物控藻领域一个较为活跃的研究方向。目前,已分离的具有溶藻效应的细菌主要有弧菌、假单胞菌、交替单胞菌、芽孢杆菌和球菌等,其主要作用对象包括蓝藻、甲藻和硅藻等淡水或海洋藻类。但是单一微生物除藻时间长,而多组分的生物制剂成分复杂、制备过程繁琐、成本较高;例如公告号为CN105309479B,名称为一种溶藻生物制剂及应用的发明专利,其中公开了一种由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粪链球菌、光合细菌、鞘氨醇单胞菌、维生素C、维生素E、乳糖组成的复合生物制剂,其组分复杂繁多、成本较高,且除藻时间仍较长,在实际应用推广中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亟需一种复合微生物除藻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来解决这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微生物除藻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解决单一微生物除藻时间长,而多组分的生物制剂成分复杂、制备过程繁琐、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微生物除藻菌剂,包括Z-1溶藻菌和XN-1絮凝菌;

上述的Z-1溶藻菌的分类命名为耐热芽孢杆菌,拉丁文学名为Bacillussporothermodurans,保藏名称为Z-1溶藻菌,保藏单位全称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为中国北京,保藏编号为20070,保藏日期为2020年6月11日;

上述的XN-1絮凝菌的分类命名为拉乌尔菌,拉丁文学名为Raoultella sp,保藏名称为XN-1絮凝菌,保藏单位全称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为中国北京,保藏编号为21338,保藏日期为2020年12月9日。

优选的,上述菌剂还包括Z-1溶藻菌和XN-1絮凝菌二者的代谢产物。

优选的,上述菌剂为液态。

本发明提供的另一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微生物除藻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1、分别活化Z-1溶藻菌和XN-1絮凝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56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