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6G网络的高吞吐量区块链系统和性能优化模型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35632.8 | 申请日: | 2021-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485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朱晓荣;倪钦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19/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范丹丹 |
地址: | 21004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网络 吞吐量 区块 系统 性能 优化 模型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6G网络的高吞吐量区块链系统。区块链用于实现去中心化网络设备安全接入认证和数据的安全共享管理;在边缘网络中融合数字孪生,对局部网络状况和移动基站信息进行分析、预测、决策和调度;通过联邦学习,实现大规模的网络基础设施的调度与可信共享。此外,本发明建立了面向6G网络的高吞吐量区块链系统吞吐量优化模型,推导了区块链网络在共识中进行计算和通信所花费的时间,分析了影响系统吞吐量的因素,并提出了吞吐量的优化方法。最后,本发明还建立了面向6G网络的高吞吐量区块链系统的安全性能分析模型,描述了面向6G网络的高吞吐量区块链系统针对拜占庭攻击采取的措施,分析了系统受到恶意节点攻击时的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6G网络的高吞吐量区块链和性能优化模型,可用于区块链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受业务应用需求驱动,随着高清视频、AR/VR等应用的兴起,视频流量占网络总流量的比例将超过80%。海量的用户需求为现有移动通信网络架构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需要网络具有高效、安全、可扩展的内容分发能力。5G网络实现了从面向通信到面向服务的转变,而6G将在5G基础上全面支持整个世界的数字化,并结合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实现智慧的泛在可取、全面赋能万事万物,推动社会走向虚拟与现实结合的“数字孪生”世界,实现“数字孪生,智慧泛在”的美好愿景。这些场景将需要安全内生、智慧内生、数字孪生等新的网络能力,这同时也对数据隐私提出了更高要求。
未来的6G网络需要与传统网络互连,其中大量的多元化的节点(如宏基站、小基站、终端等)具有差异化的通信特征、缓存能力、计算能力以及负载状况等,因此,需要协同不同的节点,实现分布式网络资源互补和按需组网,满足未来全息通信、智慧工业等复杂业务需求。但是,这些分布式网络资源可能属于不同的企业、运营商、个人或第三方等,因此需要一套新的信任和安全管理解决方案,保证资源安全可信共享和数据安全流通及隐私保护。
未来的6G时代,存在着全息通信、智慧工业等复杂应用场景,需要应对海量终端接入、巨量数据传输,以及超低时延、超高带宽、超高可靠等差异化业务需求,并将呈现出全频谱、全应用、全覆盖和强安全的特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面向6G网络的高吞吐量区块链和性能优化模型。
本发明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面向6G网络的高吞吐量区块链系统,该6G网络分为三层,包括核心云层、边缘云层和设备层,
所述核心云层主要由各运营商提供的云计算中心组成,负责系统的整体调度、管理和监督,并统领各分片链中作为主节点的MEC完成联邦学习,训练全局的网络设备调度模型,在网络中出现新节点时,对新节点进行身份认证和注册,将新节点根据注册信息分入各个分片;
所述边缘云层由高性能的移动边缘计算节点MEC和各类基站组成,MEC负责连接通信网络中的核心云层和设备层,主要任务是管理分片内部的分片链共识和中继联邦学习消息,还可以参与主链共识获取全局模型;
所述设备层由传感器、网关设备、智能终端、固定基站和移动基站组成,是网络中用于决策和聚合模型的数据的来源,负责收集数据,下达决策和形成本地模型,设备层中有若干个分片,每一个分片内有若干个簇,这些簇将分片内的所有设备全部覆盖,每一个簇都有一个网关或智能终端作为簇头,负责接收传感器发送的数据并向移动基站下达相应指令。
优选地,所述区块链网络采用分片区块链设计,包括一个主链和若干个分片链,
所述分片链由同一个分片的边缘云层中的移动边缘计算节点MEC与设备层中的网关和智能终端节点共同维护,存储的内容包括设备层中的各个分簇中维护的数字孪生模型以及由原始数据和对移动基站下达的指令组成的大量非结构化数据摘要;
所述主链由核心云层中的云计算中心和边缘云层中的MEC共同维护,负责管理区块链网络中的所有分片及节点和保存联邦学习的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56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糖尿病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药物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