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镜驱动镜筒和壳体连接机构、透镜驱动装置及摄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34726.3 | 申请日: | 2021-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777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在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4 | 分类号: | G02B7/04;G02B7/00;G02B7/02;G03B30/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昱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3 | 代理人: | 张蜜 |
地址: | 3141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镜 驱动 壳体 连接 机构 装置 摄像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镜驱动镜筒和壳体连接机构。它解决了现有驱动和光轴同心度差等技术问题。本透镜驱动镜筒和壳体连接机构包括底座和扣合于底座上的外壳;转筒内置于底座和外壳形成的腔室内,并且转筒的轴心线和光轴重合;轴承连接于外壳和转筒,轴承使得转筒绕光轴旋转;伸缩镜筒,伸缩镜筒的一端与转筒套接;约束机构,连接于底座和伸缩镜筒;约束机构使得伸缩镜筒周向相对底座锁止,以及约束机构使得伸缩镜筒的轴心线和光轴重合;传动结构,设于转筒和伸缩镜筒套接的一端之间;传动结构用于使得当转筒旋转时将旋转驱动力传递至伸缩镜筒以迫使伸缩镜筒在光轴轴向移动。本发明优点在于:提高了驱动和光轴的同心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摄像马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透镜驱动镜筒和壳体连接机构、透镜驱动装置及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微型摄像头长焦镜头已被广泛应用在高端手机上,并且应用的图像传感器像素也从800万像素提升到1亿以上像素,这样微型镜头的等效焦距远远超出手机机身的厚度。虽然潜望式马达是手机长焦摄像头一项成熟的解决方案,但是,像素大幅提升,镜头的外径也越来越大,潜望式马达的应用受到限制。所以,微型镜筒伸缩摄像头不仅能解决超大像素的长焦镜头在手机上安置和使用,而且还能极大地提升图像品质。
摄像装置其一般会应用到摄像马达,摄像马达其都具有对焦功能。现有摄像马达其结构包括承载透镜的承载框,承载框在光轴轴向的移动采用电磁(磁石和线圈)驱动方式,这种方式的对焦其对焦行程短。有发明人对此进行了改进,利用定子和转子的配合驱动承载框在光轴轴向的对焦,这种方式其增大了对焦行程,这种方式的原理如下:定子驱动转子旋转,定子设于底座或者外壳,转子设于承载框,两者采用螺纹连接以驱动承载框在光轴轴向的对焦,虽然具有如上的优点,但是,这种方式其承载框轴心线和光轴存在较大的偏差,这种偏差直接导致最终的成像品质较差,难以满足高精度的摄像要求。
其次,现有的这种马达其制造成本较高,因为定子和转子需要始终配合,当与承载框连接的转子随着螺纹慢慢远离定子时,此时就需要延长定子和转子的长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透镜驱动镜筒和壳体连接机构、透镜驱动装置及摄像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本透镜驱动镜筒和壳体连接机构包括:
底座和扣合于底座上的外壳;
转筒,内置于底座和外壳形成的腔室内,并且转筒的轴心线和光轴重合;
轴承,连接于外壳和转筒,轴承使得转筒绕光轴旋转;
伸缩镜筒,用于承载透镜,伸缩镜筒的一端插入转筒与转筒套接,伸缩镜筒的另一端远离底座;
约束机构,连接于底座和伸缩镜筒;约束机构使得伸缩镜筒周向相对底座锁止,以及约束机构使得伸缩镜筒的轴心线和光轴重合;
传动结构,设于转筒和伸缩镜筒套接的一端之间;传动结构用于使得当转筒旋转时将旋转驱动力传递至伸缩镜筒以迫使伸缩镜筒在光轴轴向移动。
轴承起到悬吊作用,即,使得转筒远离底座的一端与外壳转动连接,使得转筒靠近底座的一端呈自由状。这种结构可以有效降低制造成本和提高组装效率,同时,还可以满足旋转驱动要求以及使得转筒轴心线和光轴重合,确保了摄像品质。
转筒协同轴承的设计,内置于腔室内可以对转筒驱动机构形成保护,延长了使用寿命。
在上述的透镜驱动镜筒和壳体连接机构中,所述外壳顶部设有具有内轴承固定台阶的轴承固定部,所述轴承为滚珠轴承,该轴承的外圈固定于内轴承固定台阶上,该轴承的内圈套设于转筒远离底座的一端外壁,轴承使得转筒靠近底座的一端呈自由状。
在上述的透镜驱动镜筒和壳体连接机构中,所述轴承固定部凸出于外壳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未经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47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