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除尘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34505.6 | 申请日: | 2020-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17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国飞 |
主分类号: | B01D46/10 | 分类号: | B01D46/10;B01D4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241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除尘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除尘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侧壁贯穿开设有进风口,所述箱体的内底部转动连接有传输轴,所述传输轴上部的周向侧壁固定有多个转叶,多个所述转叶的远离传输轴的一端共同固定有与箱体内顶部密封滑动连接的上密封环,所述上密封环的底部固定有滤网,所述滤网的底部固定有与箱体内底部密封滑动连接的下密封环。优点在于:由于风控板单侧弧面设计,风控板在气流流经时两侧的流速出现差异,进而使得风控板两侧出现气压差,使得滤网的在推块的冲击下发生震动,通过推块对滤网的冲击使得滤网上的灰尘得以脱离滤网,实现了滤网的自我清洁,保证了滤网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保持良好过滤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除尘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除尘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除尘器进入到千家万户,除尘器能够在电力驱动下将地面的灰尘收集,从而减少人力劳动,提高室内清理效果,使得居住环境更好;
现有的家用除尘器长期使用后,大量灰尘会集中在滤网上,导致滤网的过滤效果降低且非常容易导致滤网堵塞失效,需要频繁更换或清洗滤网,而滤网上附着大量灰尘在取出时灰尘容易再次飞扬从而造成二次污染,对人体造成伤害,并且人为的清理过程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同时在清理其间无法使用,造成不便,因此亟需一种能够自动清理滤网灰尘的除尘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除尘器需要人为清理滤网灰尘,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除尘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除尘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侧壁贯穿开设有进风口,所述箱体的内底部转动连接有传输轴,所述传输轴上部的周向侧壁固定有多个转叶,多个所述转叶的远离传输轴的一端共同固定有与箱体内顶部密封滑动连接的上密封环,所述上密封环的底部固定有滤网,所述滤网的底部固定有与箱体内底部密封滑动连接的下密封环,所述箱体的内壁对称固定有两个与滤网周向外壁密封滑动连接的外密封柱,所述箱体的上部开设有动力腔,所述动力箱的内部固定有风机,所述箱体的内顶部开设有贯穿动力箱与箱体外部连通的出风口,所述箱体的内底部固定有处理箱,所述处理箱的内部设有用于震动滤网的风动机构,所述处理箱的侧壁固定有两个对称设置且与滤网内壁密封滑动连接的内密封柱,两个所述内密封柱的上部共同固定有内密封板,所述箱体的外壁开设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内部滑动连接有收集箱,所述箱体的内底部开设有与收集槽内部连通的落灰口。
在上述的自清理除尘器中,所述风动机构包括风控部分和活动部分,所述风控部分包括开设于处理箱下部侧壁的收风槽,所述收风槽的内底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上端贯穿收风槽的顶部向处理箱内部延伸并固定有转盘,所述转轴位于收风槽内部一段的周向侧壁固定有转板,所述收风槽的顶部开设有多个与处理箱内部连通的通风槽,所述转盘的上端贯穿开设有多个错位槽。
在上述的自清理除尘器中,所述活动部分包括多个与处理箱侧壁贯穿密封滑动连接的滑轴,每个所述滑轴位于处理箱内部的一端均固定有风控板,每个所述滑轴位于处理箱外部的一端均固定有推块,每个所述风控板均与处理箱的内壁共同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箱体的靠近处理箱的一侧内壁固定有多组连接弹簧,每组连接弹簧均固定连接有从动块,多个所述从动块与多个推块一一对应。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中,在风机驱动空气流动的过程中,气流将冲击转叶从而使得转叶带动传输轴转动,进而带动上密封环转动,从而使得滤网不断的转动,使得外部含尘空气不会始终穿过滤网的一个地方,从而降低滤网堵塞的风险,使得滤网单位时间内阻拦的灰尘是较少的,能够保护滤网不受损伤提高使用寿命且便于后续清理滤网;
2、本发明中,错位槽和通风槽均无规则分布,在错位槽与通风槽重合时收风槽内部的气流才能进入到处理箱中,在空气流经收风槽时,转盘上的错位槽位置不断的变化,使得多个错位槽与多个通风槽无规则连通,从而使得进入到处理箱内部的气流是紊乱无序的,并且进入处理箱内部的气流呈现出喷射状态,流速相对提升,使得气流能够更好的带动风控板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国飞,未经于国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45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