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线监测建筑物渗漏水的传感器、监测系统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34425.0 | 申请日: | 2021-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4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程学群;李晓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天韵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16 | 分类号: | G01M3/16;G01N2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511455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翠樱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在线 监测 建筑物 渗漏水 传感器 系统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在线监测建筑物渗漏水的传感器、监测系统及其应用,属于建筑物渗水监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传感器,包括阴极和阳极,阴极和阳极之间存在电位差;遇水时,阴极和阳极间诱发电偶腐蚀会产生电化学信号。本发明的在线监测建筑物渗漏水的传感器是基于腐蚀原电池原理,传感器遇水时,产生腐蚀电偶电流信号,再由信号采集器连续接收和记录,将数据无线发送到数据分析中心,从而得到建筑物的渗水高度、渗水时间和渗水位置,实现了建筑物渗水情况的连续实时在线监测及快速预警,能够对渗水地点和时间进行精准定位,提高了防水治理措施效率,为保障人们生产生活环境的舒适性提供了可靠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物渗水监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在线监测建筑物渗漏水的传感器、监测系统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防水工程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房屋建筑的使用功能和寿命,关系到人民生活和生产能否正常进行。然而,由于地域环境差异大,防水施工质量参差不齐,防水材料品质不一,管理难度大等原因,当前并没有形成有效的技术对建筑物防水工程的好坏进行直接评估。
目前,市面上存在一些渗水监测装置及方法,其工作原理主要通过导电性、电阻值变化及施加压力来检测建筑物是否发生漏水,例如,当渗水发生时,电阻值显著降低,而当没有渗水时,电阻值趋于无穷大。上述方式虽然可行,但都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无法实现连续在线监测,无法得到渗漏水的详细信息,比如渗漏高度及渗水来源等等。同时,上述方法常用的监测区域也比较有限,只能用于监测地面墙面等,而通过加压测试的方式则只能定期监测管道的渗漏,无法应用于其他场景。由此可知,现存的监测手段无法实现建筑物本身的渗漏水监测,难以对建筑物的渗水情况进行及时处理,无法降低人力物力资源,会给人们的生活生产活动带来极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存的监测手段监测区域有限,只能用于监测地面墙面等区域,无法实现建筑物本身的渗漏水监测,无法连续在线监测。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在线监测建筑物渗漏水的传感器、监测系统及其应用。本发明的在线监测建筑物渗漏水的传感器是基于腐蚀原电池原理的渗水传感器,实现了建筑物渗水情况的连续实时在线监测及快速预警,能够对渗水地点和时间进行精准定位,且不受监测区域限制,可以对建筑物本身的渗漏水监测,提高了防水治理措施效率,为保障人们生产生活环境的舒适性提供了可靠支撑。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在线监测建筑物渗漏水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包括阴极和阳极,所述阴极和阳极之间存在电位差;遇水时,所述阴极和阳极间诱发电偶腐蚀会产生电化学信号;所述电化学信号包括腐蚀电流;
所述传感器产生的腐蚀电流强度在8μA-20μA之间。
本发明的传感器是基于腐蚀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阳极部分与阴极部分在电解质中存在一定的电势差,使其通过自发反应产生一定的电化学信号。
优选的,
所述阴极和阳极的电极面积比为1:1;阴极和阳极的间距位于2mm至5mm之间。
优选的,
所述阴极和阳极的材质为一对活泼性不同的金属、金属和非金属、金属与化合物。
本发明传感器是阴极和阳极的材质无特殊要求,只要有一定的电位差,遇水能产生大小适度的腐蚀电流即可。
优选的,
所述一对活泼性不同的金属为锌和铜,其中锌作阳极,石墨作阴极;
所述金属和非金属为锌和石墨,其中锌作阳极,石墨作阴极;
所述金属与化合物为铅和二氧化铅,其中铅作阳极,二氧化铅作阴极。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在线监测建筑物渗漏水的监测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传感器和信号采集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天韵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天韵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44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