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南亚热带桉树人工纯林向桉阔异龄复层混交林的改造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034247.1 申请日: 2021-09-03
公开(公告)号: CN113854020A 公开(公告)日: 2021-12-31
发明(设计)人: 唐健;宋贤冲;覃祚玉;石媛媛;赵隽宇;曹继钊;王会利;覃其云;邓小军;潘波;蒋湖波;黄凌志;甘福丁 申请(专利权)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主分类号: A01G17/00 分类号: A01G17/00;A01G13/00;A01C21/00
代理公司: 南宁启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2 代理人: 张越
地址: 530002 广西壮***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南亚 热带 桉树 人工 纯林 桉阔异龄复层 混交林 改造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一种南亚热带桉树人工纯林向桉阔异龄复层混交林的改造方法,属于林业生态技术领域,首先选择土壤的立地条件为中等以上、郁闭度为85%以上、年龄为2‑6年之间的桉树人工纯林为改造林分,然后依次经过改造林分中林木分类、林分第一次间伐、林地清理及整地、施基肥回坎和造林定植、补定植后的林分管理、林分第二次择伐,继续培育0‑5年,即可形成生态功能好、结构稳定的桉阔异龄复层混交林。本发明以现有桉树人工纯林为对象,通过适当的疏伐形成林隙,在林隙下补植阔叶树种,利用自然力启动天然更新,将桉树同龄单层人工纯林前期改造成桉阔异龄复层混交林,后期培育成以桉树为建群种的近自然多功能择伐林的一种经营模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林业生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南亚热带桉树人工纯林向桉阔异龄复层混交林的改造方法。

背景技术

桉树是南亚热带最重要的速生丰产用材林树种,然而由于大面积桉树人工林物种单一,发生病虫害的概率大大增加,林相结构单一,造成水土保持较差,林地地力减退,生态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随着经济发展,桉树人工林的生态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

其中,近自然林(Close-to-nature forest)是指主要由乡土树种组成,具有多树种混交、多层次空间结构和异龄林时间结构为特征的森林,接近于在特定条件下森林自然发展的状态,但又结合了人类对森林的需要,是一种源于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森林。桉树近自然林(Close-to-nature forest of Masson Pine)以桉树为建群种,下层阔叶树种能实现稳定的天然更新的多树种,多层次的桉阔异龄混交林。桉树近自然林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近自然林,但桉树近自然林发展到最后阶段可形成一般意义上的近自然林。

多功能人工林(Multi-functional plantation)指能提供木材及非木材产品生产,减排增汇,野生动植物保护,环境服务,休闲游憩,景观美化,历史或科学价值等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目标的,全部或部分采用人工播种或苗木栽植技术营造和培育而成的人工林。

桉树作为优秀经济作物被广泛种植,但现阶段桉树人工纯林存在物种单一、病虫害风险大、林相结构单一水土保持较差、地力衰退、生态稳定性差的问题。因此现急需研究一种桉树人工纯林的生态改造技术。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南亚热带桉树人工纯林向桉阔异龄复层混交林的改造方法,以现有桉树人工林为经营对象,通过适当的疏伐,形成林隙,在林隙下补植乡土阔叶树种,利用自然力启动天然更新等技术措施,将桉树同龄单层人工纯林前期改造成桉阔异龄复层混交林,后期培育成以桉树为建群种的近自然多功能择伐林的一种经营模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南亚热带桉树人工纯林向桉阔异龄复层混交林的改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改造林分的选择:选择土壤的立地条件为中等以上、郁闭度为85%以上、年龄为2-6年之间的桉树人工纯林为改造林分;所述改造林分中的林木个体径级呈明显分化,其中每公顷的优势树数量为150株以上;

(2)改造林分中林木分类:把改造林分的林木分为目标树、干扰树、特别目标树和一般林木;

(3)林分第一次间伐:遵循砍密留疏、砍劣留好、照顾均匀的原则,对所述改造林分进行第一次间伐,间伐前的亩保留株数为90-100株,间伐后保留40-50株/亩;所保留的是目标树、特别目标树和一般林木;

(4)林地清理及整地:对间伐后的桉树树兜进行催腐,并采取免炼山的方式,在带内林冠下进行扒带后,按株行距2.5-3.0m×3.5-4.0m挖明坎;

(5)施基肥回坎和造林定植:将挖好的明坎经风化一个月后,再施放基肥回坎,所述基肥的施肥量为200-250g/坎的复混肥,待坎淋湿透后,进行定补植,套种乡土珍贵树种,所述乡土珍贵树种与间伐后所保留目标树的株数保持1:1的数量比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42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