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异质网络的Android恶意软件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34077.7 | 申请日: | 2021-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01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崔艳鹏;胡建伟;于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胡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成都西电网络安全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21/56 | 分类号: | G06F21/56;G06V10/771;G06V10/764;G06F8/41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郭晶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网络 android 恶意 软件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异质网络的Android恶意软件检测方法,通过编译模块使用Apktool反编译所有测试样本;结合异质网络中节点与边关系的特点,提取多种API调用信息作为矩阵构建元素;利用BM25方法对API调用信息降维,随后再进行矩阵构建;采样分类模块采用针对矩阵的随机游走方法,并将游走得到的节点序列作为Skip‑gram模型的特征进行嵌入表征,并使用SVM算法对恶意软件进行分类和检测。本发明通过预定义的元路径对矩阵进行随机游走,构建了包含丰富语义的节点序列;并使用Skip‑gram方法针对不同应用节点的多条游走序列生成了嵌入值,实现了对恶意软件进行检测和分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网络安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异质网络的Android恶意软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Android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移动设备智能平台,它是一种基于Linux开发的开放性平台。自从2007年Google推出第一代Android操作系统至今,已有将近十几年时间,移动设备的市场份额在急剧增长,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率的提高,随之上线的各类应用(Application,APP)也越来越多,广泛的功能各异的APP可以满足人们日常的各种需要,但随之而来的安全隐患也逐渐升高。
2020年Android恶意软件的活跃度高于2019年末的预期,一些已知类型恶意软件的检测记录显著增长,其中就包括特洛伊木马病毒、虚假广告信息、银行类虚假软件等。这些软件首先会要求在其他应用程序上显示权限,还会要求允许从未知来源安装未知应用程序。一旦这些权限被用户接受,这些恶意软件就可以在其他应用程序上显示广告,并安装来自第三方应用商店的恶意软件。在获得许可的几分钟内,广告会以各种形式出现:打开默认的网络浏览器进入广告网站;在通知中弹出广告;甚至会伪造消息通知栏,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点击时就会打开广告。
由于大多数工作将信息网络建模成同质信息网络(简称同质网络),即网络中仅包含相同类型的对象和链接,例如社交网络和朋友圈等。同质网络建模方法往往只抽取了实际交互系统中的部分信息,而且没有区分对象及其之间关系的异质性,从而造成不可逆的信息损失。传统Android行为建模方法中,仅关注到API调用之间的互联关系,而忽视了API调用之间的丰富语义,比如说,API的包名和API出现的代码块等。
近年来,更多的研究者将多类型且互连的网络化数据建模为异质信息网络(简称异质网络),实现对现实世界更完整自然的抽象;如果将这些信息与API调用序列相结合,使用异质图的方法建模的程序,语义也会更加丰富因此,使用异质图建模的Android恶意软件检测方法也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Ye等人提出了HinDroid,首先提出构造一个异质图建模API和Android应用程序之间的复杂关系,该方法通过将APK与API设为节点,APK与API的多种关系设为边,利用异质网络建模方法,梳理了API调用间的结构信息,构建了三种关系,分别是包含关系(A),代码块关系(B)和包关系(P),存在四个APK节点与四个API节点,APK中使用到的API以椭圆表示,且API与API之间存在代码块关系和包关系,将APK与API定义为节点;将包含、代码块、包三种形式定义为边,即构建了关于Android软件的异质图。
基于所构建的Android异质图,使用Skip-gram模型最大化每个应用节点的条件概率,通过在每个应用ai的多条游走序列构成的邻域Nt(ai)上最大化网络似然条件概率,来学习Android异质网络中关于应用节点ai的表征。最后,使用SVM方法对Skip-gram模型生成的嵌入值进行分类,通过有监督的方法实现了不同类型恶意软件的检测与分类;但是由于没有区分混淆,带来了极大的开销。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异质网络的Android恶意软件检测方法,降低检测的开销,并提高监测的准确率。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胡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成都西电网络安全研究院,未经西安胡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成都西电网络安全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40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