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稻种子智能化恒温催芽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33612.7 | 申请日: | 2021-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87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程正海;张秀芝;刘春光;武俊男;蔡红光;刘剑钊;任军;梁尧;程松;袁静超;刘松涛;张水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C1/02 | 分类号: | A01C1/02;A01C1/00;A01C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韩迎之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 种子 智能化 恒温 催芽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种子智能化恒温催芽系统及方法,属于种子催芽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步骤为:将种子按照标准装入网袋,并将网袋进行编码;将托盘放于容器中;向容器内注入温水;通过温水向容器中注入空气;调节容器内温水的温度,将网袋置入容器中进行消毒;消毒完成后将水温调至催芽温度;预设催芽时间,完成催芽;本发明通过控制水温对种子进行消毒,避免使用农药消毒,达到有机水稻的种植要求,有效保证有机水稻的安全生产;通过空气分散器使得容器内各个位置的温度和溶氧量始终保持一致,避免了对种子的翻堆和看护,大大减少了工人的工作量;通过缺水控制装置和声控报警装置,完成对水量的监测,确保种子催芽期间,充足的水源供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种子催芽相关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水稻种子智能化恒温催芽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种子在进行播种前,需要进行发芽处理,从而加快种子发芽速度,缩短发芽时间,保证种子的成活率,提高芽苗的均匀性,从而提高产量;因此在水稻种植过程中水稻种子催芽是极其重要的环节,催芽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水稻的生长、产量和效益。目前我国北方大部分的水稻种植户所采用的传统稻种催芽方式还比较落后,一般需要浸种5~7天,然后在苗床上播种7天左右才能出芽,在浸种时还需要进行定时翻堆和严密看护,这种方式不但效率低、成本高、劳动强度大,出芽还很不均匀,甚至有时因气温过低而发生大面积毁种,导致重新播种,不但增加了种植户的经济损失还给当季水稻安全生产带来极大风险,因此提供一种出芽快速且均匀的催芽系统和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种子智能化恒温催芽系统及方法,不仅能够重复使用且能够进行快速且均匀的催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种子智能化恒温催芽方法,具体步骤为:
将种子按照标准装入网袋,并将网袋进行编码;
将托盘放于容器中;
向容器内注入温水;
通过温水向容器中注入空气,空气在水中均匀翻滚;
调节容器内温水的温度,使温水的温度维持在60℃,将网袋置于容器中进行消毒;
消毒完成后将水温调至催芽温度;
预设催芽时间,完成催芽。
其优点在于,采用此催芽方法短时间内高效、低成本地解决了水稻种植中种子催芽质量难以得到保障的问题,为水稻高产高效打好重要基础。
优选的,在向容器内注入温水时,温水的温度控制在60摄氏度。
其优点在于,注水温度与消毒温度接近,能够缩短加热至消毒温度的时间,加快催芽的速度。
优选的,在消毒过程中,消毒时长为15分钟。
优选的,催芽温度为32℃。
其优点在于,采用32℃的催芽温度,能够使种子快速出芽,最大限度的保留了种子胚乳养分,使得该催芽系统处理的稻种在出苗后整齐一致,根系特别发达、粗壮。
优选的,设定时间为36-48小时。
优选的,还包括缺水警示,当容器内水位低于预设值时,发出缺水警示。
一种水稻种子智能化恒温催芽系统,包括控制器、加热器、温度传感器、水位传感器、空气分散器、防止水逆流器、容器、托盘;将加热器与空气分散器设于容器底部的中心位置,托盘位于加热器与空气分散器上方,温度传感器与水位传感器位于容器内,防止水逆流器与空气分散器连接,加热器、温度传感器、水位传感器、空气分散器均与控制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未经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336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